致谢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词表 | 第15-20页 |
绪论 | 第20-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一部分 ARID1A失活性突变加速肝脏肿瘤发生 | 第24-54页 |
1 前言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33页 |
2.2 实验步骤和方法 | 第33-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51页 |
3.1 体外验证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 | 第44-45页 |
3.2 体内验证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 | 第45-47页 |
3.3 小鼠肝脏单独敲除Aridla不能直接导致肿瘤的产生,但有更多P-Histone-H3染色阳性的肝细胞,有更多r-H2A.X染色阳性的肝细胞 | 第47-48页 |
3.4 Arid1a突变能加速肝脏肿瘤的发生 | 第48-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二部分 ARID1A失活性突变加速肝脏肿瘤发生的机制研究 | 第54-96页 |
1 前言 | 第54-5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6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5-57页 |
2.2 实验步骤和方法 | 第57-6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5-91页 |
3.1 不同细胞系ARID1A蛋白表达水平 | 第65-66页 |
3.2 构建ARID1A KO Bel7404细胞系 | 第66-70页 |
3.3 ARID1A的缺失不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第70-76页 |
3.4 ARID1A KO细胞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异常 | 第76-82页 |
3.5 ARID1A KO细胞系,DNA损伤诱导r-H2A.X的产生被抑制 | 第82-87页 |
3.6 ARID1A KO细胞能够抑制IR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87-91页 |
4 讨论 | 第91-95页 |
5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综述 | 第10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