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连拱廊桥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拱桥的发展 | 第8-10页 |
1.2 廊桥的发展与演化 | 第10-16页 |
1.2.1 萌芽期 | 第10-11页 |
1.2.2 发展期 | 第11-12页 |
1.2.3 繁荣期 | 第12-14页 |
1.2.4 鼎盛期 | 第14-15页 |
1.2.5 衰落期 | 第15页 |
1.2.6 复兴 | 第15-16页 |
1.3 廊桥的功能 | 第16-17页 |
1.4 廊桥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拱桥的计算理论 | 第19-30页 |
2.1 空腹式悬链线拱静力计算 | 第19-25页 |
2.1.1 拱轴方程建立 | 第19-21页 |
2.1.2 恒载作用下拱圈的内力计算 | 第21-23页 |
2.1.3 活载作用下拱圈的内力计算 | 第23-25页 |
2.1.4 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引起拱圈内力计算 | 第25页 |
2.2 拱桥挠度理论 | 第25-29页 |
2.2.1 挠度理论的控制平衡微分方程 | 第26-28页 |
2.2.2 挠度理论控制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 第28-29页 |
2.2.3 等截面拱的摄动法求解 | 第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拱桥有限元理论及模型建立 | 第30-42页 |
3.1 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1.1 有限元概述 | 第30-31页 |
3.1.2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31-33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3.3 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3.3.1 单元划分 | 第35-36页 |
3.3.2 材料定义 | 第36页 |
3.3.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6-37页 |
3.3.4 荷载添加 | 第37-41页 |
3.3.5 荷载组合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结构内力特性计算及分析 | 第42-65页 |
4.1 结构内力计算 | 第42-51页 |
4.2 结构位移计算 | 第51-57页 |
4.3 结构应力计算 | 第57-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