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3页 |
1 方证概述 | 第14页 |
1.1 方剂出处 | 第14页 |
1.2 组成及方解 | 第14页 |
1.3 方证病机 | 第14页 |
2 当归四逆汤古代文献论述 | 第14-15页 |
2.1 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2.2 功效 | 第15页 |
2.3 方解 | 第15页 |
3 当归四逆汤在妇科临床的运用 | 第15-21页 |
3.1 月经病 | 第16-19页 |
3.2 带下病、妇人腹痛 | 第19页 |
3.3 产后病 | 第19-20页 |
3.4 不孕症 | 第20页 |
3.5 妇科杂病 | 第20-21页 |
4 药理研究 | 第21-23页 |
4.1 抑制子宫收缩 | 第21页 |
4.2 镇痛抗炎 | 第21-22页 |
4.3 抗凝及改善血液循环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 | 第23-4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1 文献收集 | 第23页 |
1.2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2 文献资料收集 | 第23-24页 |
2.1 文献来源 | 第23-24页 |
2.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 | 第24页 |
2.3 文献要素收集 | 第24页 |
2.4 资料整理 | 第24页 |
2.5 资料分析 | 第24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4-38页 |
3.1 文献收集情况 | 第24-26页 |
3.2 资料规范 | 第26-27页 |
3.3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所涉及的病名 | 第27-29页 |
3.4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中医证型 | 第29-30页 |
3.5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发病年龄及病程 | 第30页 |
3.6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症状 | 第30-31页 |
3.7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舌象 | 第31-33页 |
3.8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脉象 | 第33-34页 |
3.9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组方规律 | 第34-37页 |
3.10 临床观察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例数及有效率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2页 |
4.1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种类 | 第39页 |
4.2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 第39页 |
4.3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适应症状 | 第39-40页 |
4.4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舌脉 | 第40页 |
4.5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组方规律 | 第40-41页 |
4.6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加味药物 | 第41-42页 |
4.7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例数及有效率 | 第42页 |
5 小结 | 第42-44页 |
5.1 文献整体情况 | 第42页 |
5.2 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病种 | 第42页 |
5.3 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中医证型 | 第42页 |
5.4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症状 | 第42页 |
5.5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舌象 | 第42-43页 |
5.6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涉及的脉象 | 第43页 |
5.7 现代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组方规律 | 第43页 |
5.8 临床观察文献中当归四逆汤治疗妇科疾病例数及有效率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