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1 球孢白僵菌的应用现状 | 第9页 |
1.2 白僵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第9-10页 |
1.3 植物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第10-11页 |
1.3.1 蔗糖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0页 |
1.3.2 过氧化氢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0-11页 |
1.4 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第11页 |
1.4.1 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第11页 |
1.4.2 土壤脲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第11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引言 | 第12-1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3.1 材料 | 第1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13-19页 |
3.2.1 培养基制备与白僵菌孢子培养 | 第13-14页 |
3.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14页 |
3.2.3 玉米苗的栽植方法 | 第14页 |
3.2.4 白僵菌接种方法 | 第14-15页 |
3.2.5 玉米苗各部位的生长量测定 | 第15页 |
3.2.6 选择性培养基制备与白僵菌成菌落数测定 | 第15-16页 |
3.2.7 酶活性测定 | 第16页 |
3.2.8 不同浓度白僵菌对玉米叶片成分的影响 | 第16页 |
3.2.9 数据分析 | 第16-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5页 |
4.1 白僵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19-27页 |
4.1.1 白僵菌喷施叶面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 | 第19-22页 |
4.1.2 白僵菌喷施土壤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22-27页 |
4.2 白僵菌对玉米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4.2.1 白僵菌对玉米叶片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4.2.2 白僵菌对玉米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 白僵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1 白僵菌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4.3.2 白僵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4.4 不同浓度白僵菌处理的玉米叶片成分差异研究 | 第29-35页 |
4.4.1 不同处理的玉米叶提取物的离子流图分析 | 第29-31页 |
4.4.2 差异化合物的离子解析 | 第31-35页 |
5 讨论 | 第35-38页 |
5.1 白僵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 第35页 |
5.2 白僵菌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促生作用的差异 | 第35页 |
5.3 不同浓度白僵菌对玉米促生作用的差异 | 第35-36页 |
5.4 白僵菌对玉米苗促生机制的研究 | 第36页 |
5.4.1 喷施叶面处理组白僵菌对玉米苗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5.4.2 土壤施用处理组白僵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5.5 不同浓度白僵菌处理的玉米叶成分差异研究 | 第36-38页 |
6 结论 | 第38-39页 |
6.1 球孢白僵菌对玉米苗有明显促生作用,且这种促生作用与孢子接种浓度密切相关 | 第38页 |
6.2 白僵菌对玉米苗的促生作用,土壤施用方式优于叶面施用 | 第38页 |
6.3 叶面喷施白僵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与玉米叶片蔗糖酶活性有关 | 第38页 |
6.4 土壤施用白僵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与土壤蔗糖酶活性有关 | 第38页 |
6.5 不同浓度白僵菌处理的玉米叶的小分子化合物差异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