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太医院医官培养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3页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界定 | 第9页 |
1. 时间界定 | 第9页 |
2. 概念界定 | 第9页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3页 |
1. 对明、清太医院机构设置与医疗制度的研究 | 第9-10页 |
2. 对明清两代医学教育的研究 | 第10-11页 |
3. 对明清太医院具体人物及医官群体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一、明清太医院概况 | 第13-22页 |
(一)明清太医院的机构与职官设置 | 第13-17页 |
(二)明清太医院的主要职责 | 第17-22页 |
二、明清太医院医官培养制度 | 第22-51页 |
(一)明清以前历代中央政府对医学人才的培养 | 第22-26页 |
(二)明清太医院的招生制度 | 第26-31页 |
1. 医家世袭 | 第26-28页 |
2. 征召、保送 | 第28-30页 |
3. 捐纳补任 | 第30-31页 |
(三)明清太医院的教学制度 | 第31-41页 |
1. 科目设置 | 第32-38页 |
2. 教学内容 | 第38-41页 |
(四)明清太医院的考核升迁制度 | 第41-49页 |
1. 明代太医院的考核 | 第41-46页 |
2.清代太医院的考核 | 第46-49页 |
(五)明清太医的待遇 | 第49-51页 |
三、民间医生对太医院医官队伍的充实 | 第51-64页 |
(一)民间医生的主要培养方式 | 第52-56页 |
(二)太医院对民间医学教育成果的借鉴与吸收 | 第56-58页 |
(三)太医院医官培养制度的特征与不足 | 第58-64页 |
1. 官本位的培养目的 | 第58-59页 |
2. 医学训练方式的教条化与内容的固定化 | 第59-61页 |
3. 考核制度流于形式 | 第61-62页 |
4. 医疗环境的压抑 | 第62-64页 |
四、明清太医院培养成果的扩散与西医传华 | 第64-76页 |
(一)官方医学成果的传播 | 第65-69页 |
1. 中医药学在日本的发展 | 第65-66页 |
2. 中医药学在朝鲜的昌盛 | 第66-68页 |
3. 人痘接种术的大为推广 | 第68-69页 |
(二)西洋医学在宫廷的传播 | 第69-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