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已有研究回顾 | 第10-21页 |
·青少年恋爱关系的定义 | 第10-11页 |
·理论综述 | 第11-18页 |
·依恋理论 | 第11-14页 |
·沙利文理论 | 第14-15页 |
·行为系统理论 | 第15-18页 |
·有关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有关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恋爱关系影响的研究 | 第1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2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测量工具 | 第22-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高中生三重关系的关系风格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第24-26页 |
·高中生三重关系的关系风格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 第26-29页 |
·高中生恋爱关系的各关系风格在恋爱时间上的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高中生三重关系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亲子关系与恋爱关系在关系风格上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在关系风格上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同伴关系与恋爱关系在关系风格上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同伴关系与恋爱关系在三个行为系统上相关分析 | 第31页 |
·高中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恋爱关系的阶层回归分析 | 第31-35页 |
·与母亲关系、同伴关系对恋爱关系的阶层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与父亲关系、同伴关系对恋爱关系的阶层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5 总的讨论 | 第35-39页 |
·关于测量工具 | 第35页 |
·高中生三重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5-37页 |
·高中生三重关系之间的关联 | 第37-39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39-40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