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24-39页 |
1.1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产生背景 | 第24-30页 |
1.1.1 分布式发电与微网 | 第24-29页 |
1.1.2 虚拟同步发电机思想的提出 | 第29-30页 |
1.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1.3 虚拟同步发电机与同步发电机的区别 | 第33-34页 |
1.4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应用 | 第34-35页 |
1.5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关键问题 | 第35-37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建模与控制 | 第39-77页 |
2.1 VSG的建模 | 第39-55页 |
2.1.1 同步发电机的等效模型和外特性 | 第39-43页 |
2.1.2 VSG的数学模型介绍 | 第43-49页 |
2.1.3 本文采用的VSG拓扑及数学模型 | 第49-51页 |
2.1.5 VSG的小信号模型 | 第51-55页 |
2.2 VSG的控制策略 | 第55-72页 |
2.2.1 VSG输出电压闭环控制 | 第56-59页 |
2.2.2 重复控制 | 第59-62页 |
2.2.3 虚拟阻抗算法 | 第62-65页 |
2.2.4 预同步控制策略 | 第65-72页 |
2.3 仿真研究 | 第72-76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76-77页 |
3 VSG一阶虚拟惯性与无功均分特性研究 | 第77-99页 |
3.1 一阶虚拟惯性特性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77-90页 |
3.1.1 一阶虚拟惯性的VSG独立运行输出频率特性 | 第77-79页 |
3.1.2 一阶虚拟惯性的VSG并网运行输出有功特性 | 第79-83页 |
3.1.3 一阶虚拟惯性的VSG组网运行输出有功特性 | 第83-87页 |
3.1.4 虚拟惯性的改进控制策略介绍 | 第87-90页 |
3.2 基于O-U下垂控制的VSG无功均分特性及存在问题 | 第90-98页 |
3.2.1 无功均分精度与系统参数的关系 | 第90-93页 |
3.2.2 无功均分开环方案特性分析 | 第93-96页 |
3.2.3 开环方案的稳定性分析 | 第96-98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98-99页 |
4 VSG一阶惯性的改进与广义惯性控制策略 | 第99-123页 |
4.1 基于微分补偿的一阶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99-110页 |
4.1.1 基于微分补偿的一阶虚拟惯性原理 | 第99-102页 |
4.1.2 基于微分补偿的一阶虚拟惯性特性分析 | 第102-106页 |
4.1.3 基于微分补偿的一阶虚拟惯性参数设计 | 第106-110页 |
4.2 广义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110-111页 |
4.3 二阶广义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 第111-116页 |
4.3.1 二阶广义虚拟惯性的VSG独立运行输出频率特性 | 第111-112页 |
4.3.2 二阶广义虚拟惯性的VSG并网运行输出有功特性 | 第112-114页 |
4.3.3 二阶广义虚拟惯性的VSG组网运行输出有功特性 | 第114-116页 |
4.4 仿真研究 | 第116-121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121-123页 |
5 基于虚拟电容算法的无功均分控制策略 | 第123-145页 |
5.1 基于虚拟电容算法的无功均分控制策略 | 第123-133页 |
5.1.1 VSG输出端并联电容的无功均分原理 | 第123-125页 |
5.1.2 虚拟电容算法的实现 | 第125-126页 |
5.1.3 虚拟电容值的设计 | 第126-131页 |
5.1.4 虚拟电容算法的稳定性分析 | 第131-133页 |
5.2 虚拟电容算法的改进 | 第133-136页 |
5.3 仿真研究 | 第136-144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144-145页 |
6 VSG实验平台及其实验研究 | 第145-170页 |
6.1 微网实验平台介绍 | 第145-150页 |
6.1.1 基于VSG的Kw级微网实验平台 | 第145-148页 |
6.1.2 西藏措勤智能微网示范系统 | 第148-150页 |
6.2 VSG基本实验 | 第150-159页 |
6.2.1 VSG独立带载实验 | 第150-154页 |
6.2.2 VSG并网实验 | 第154-156页 |
6.2.3 VSG组网实验 | 第156-159页 |
6.3 基于广义虚拟惯性的VSG控制策略实验 | 第159-165页 |
6.4 基于虚拟电容的无功均分控制策略实验 | 第165-169页 |
6.5 本章总结 | 第169-17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70-17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70-171页 |
7.2 展望 | 第171-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79-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