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弱势群体的行政法保护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第10-18页
    (一) 弱势群体的内涵第10-14页
        1、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第10-11页
        2、法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第11-14页
    (二) 弱势群体的分类和特征第14-16页
        1、弱势群体的分类第14-15页
        2、弱势群体的特征第15-16页
    (三) 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第16-18页
        1、社会转型等制度性因素第16-17页
        2、非制度性因素第17-18页
二、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依据第18-25页
    (一) 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第18-19页
        1、弱势群体的经济法和民商法保护第18-19页
        2、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第19页
        3、弱势群体的行政法保护第19页
    (二) 行政法在保护弱势群体上的优势第19-21页
        1、行政法保护弱势群体是行政机关责任之所在第19-20页
        2、行政法保护弱势群体是依法行政原则的体现第20页
        3、行政法保护弱势群体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第20-21页
    (三) 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21-25页
        1、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2、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现实依据第23-25页
三、英国、德国、美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的简略介绍第25-28页
    (一) 英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的介绍第25页
    (二) 德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的介绍第25-26页
    (三) 美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的介绍第26页
    (四) 英国、德国、美国在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的共同特征第26-28页
        1、对权利保护进行宪法规范化第26-27页
        2、在权利保护方面实施全面化第27页
        3、多样化的制度运行模式第27页
        4、在保护措施上具有倾斜性第27页
        5、对权利保障进行司法化第27-28页
四、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完善第28-39页
    (一) 我国弱势群体保护的行政法现状第28-29页
        1、我国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立法层面的现状第28页
        2、我国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实施层面的现状第28-29页
    (二) 确立弱势群体行政法保护的基本原则第29-30页
        1、行政保护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第29页
        2、平等原则与特殊保护原则相结合第29-30页
        3、区别对待原则与合理有度的原则相结合第30页
    (三) 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第30-36页
        1、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第30-32页
        2、进一步完善行政司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第32-34页
        3、进一步完善行政给付制度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第34-36页
    (四) 加强行政帮扶的行政指导第36-39页
        1、努力建立服务政府第36-37页
        2、丰富扩展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形式第37-38页
        3、对帮扶途径进行完善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注释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下一篇:不能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