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操运动论文--基本体操论文--健美操论文

健美操“以赛促练”方式对提高女大学生健美操教学效果的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9-10页
    1.1 选题依据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2 文献综述第10-1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2.1.1 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0页
        2.1.2 “以赛促练”以赛促练方式的概念第10-11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2.2.1 不同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选修课的现状第11-12页
        2.2.2 "以赛代考"及“以赛促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实施现状第12-14页
        2.2.3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第14页
    2.3 评定教学效果的指标因素的研究第14-15页
        2.3.1 体质健康因素第14-15页
        2.3.2 心理因素第15页
        2.3.3 运动技能因素第15页
    2.4 文献小结第15-16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6-31页
    3.1 研究对象第16页
    3.2 研究方法第16-31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6-17页
        3.2.2 专家访谈法第17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17-19页
            3.2.3.1 问卷调查的设计第17页
            3.2.3.2 问卷调查的效度检验第17-18页
            3.2.3.3 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第18页
            3.2.3.4 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第18页
            3.2.3.5 调查量表维度划分第18-19页
        3.2.4 数理统计法第19页
        3.2.5 教学实验法第19-31页
            3.2.5.1 实验目的第20页
            3.2.5.2 实验对象、时间及地点第20页
            3.2.5.3 实验器材第20页
            3.2.5.4 实验基本假设第20页
            3.2.5.5 传统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0页
            3.2.5.6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0-3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比与分析第31-32页
    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健美操基本技能的对比与分析第32-34页
        4.2.1 实验后测健美操基本技能内容第32-33页
        4.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健美操基本技术的对比与分析第33-34页
    4.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健美操基本技能水平占比的统计图分析第34-36页
        4.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健美操基本技能水平占比的统计图分析第34-35页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健美操基本技能水平占比的统计图分析第35-36页
    4.4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健美操选修课参与兴趣与合作精神的对比与分析第36-39页
        4.4.1 实验前两组学生健美操选修课参与兴趣与合作精神的对比与分析第36-37页
        4.4.2 实验后两组学生健美操选修课参与兴趣与合作精神的对比与分析第37-3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39-41页
    5.1 结论第39页
    5.2 建议第39-41页
        5.2.1 以赛促练方式应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第39页
        5.2.2 以赛促练方式应考虑教学对象的诸多因素进行实地教学检验第39-40页
        5.2.3 以赛促练方式在对不同层次能力学生教学时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40页
        5.2.4 以赛促练方式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检验探讨第40页
        5.2.5 不同体育教学项目应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1第44-46页
附录2第46-47页
附录3第47-48页
附录4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经济信贷支持的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弱势群体的行政法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