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rt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4-18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4 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2.1 领导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回顾 | 第18-22页 |
2.1.1 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2.1.2 领导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1.3 模型构建的方法步骤 | 第21-22页 |
2.2 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胜任力模型 | 第22-29页 |
2.2.1 公共部门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国外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胜任力模型综述 | 第23-24页 |
2.2.3 国内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胜任力模型综述 | 第24-29页 |
2.3 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回顾 | 第29-31页 |
第3章 国土资源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31-49页 |
3.1 文献研究的梳理结果 | 第31-32页 |
3.2 O*NET工作分析法与德尔菲法 | 第32-37页 |
3.2.1 问卷选取与修改 | 第32-33页 |
3.2.2 统计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3.3 专家座谈 | 第37-38页 |
3.4 BEI行为事件访谈 | 第38-47页 |
3.4.1 编码词典的编制 | 第39-41页 |
3.4.2 长度(字数)分析 | 第41-42页 |
3.4.3 胜任特征评价的信度分析 | 第42页 |
3.4.4 胜任特征频次分析 | 第42-44页 |
3.4.5 差异检验分析 | 第44-47页 |
3.5 参与式观察 | 第47页 |
3.6 编制胜任特征探索问卷 | 第47-49页 |
3.6.1 问卷编制思路 | 第47-48页 |
3.6.2 国土资源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胜任力模型初建 | 第48-49页 |
第4章 国土资源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胜任力模型的实证 | 第49-64页 |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步骤 | 第49页 |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4.3 领导胜任力模型主成分分析 | 第50-53页 |
4.3.1 样本数据检验 | 第50-51页 |
4.3.2 主成分因子分析 | 第51-53页 |
4.4 胜任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3-61页 |
4.4.1 胜任特征重要程度描述 | 第54-56页 |
4.4.2 胜任特征亟待提升程度描述 | 第56-58页 |
4.4.3 重要程度与亟待提升程度综合对比描述 | 第58-59页 |
4.4.4 国土资源基层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独特性 | 第59-61页 |
4.5 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检验 | 第61-64页 |
4.5.1 相关分析 | 第61页 |
4.5.2 回归分析 | 第61-64页 |
第5章 领导胜任力模型在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的应用 | 第64-75页 |
5.1 领导胜任力动态发展轮的设计 | 第64-70页 |
5.1.1 领导胜任力模型矩阵轮 | 第65-67页 |
5.1.2 领导胜任力测评矩阵轮 | 第67-69页 |
5.1.3 领导胜任力体验式培养矩阵轮 | 第69-70页 |
5.2 胜任力动态发展轮在国土资源部的应用 | 第70-75页 |
5.2.1 基层领导干部的职位分析与人才数据库构建 | 第71-72页 |
5.2.2 基层领导干部的选任管理 | 第72页 |
5.2.3 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体系 | 第72-73页 |
5.2.4 基层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73-7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75-7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76-77页 |
6.3 研究局限 | 第77-78页 |
6.4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9页 |
附录A O*NET调研问卷 | 第81-83页 |
附录B BEI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第83-84页 |
附录C 胜任特征标准体系研究调查问卷 | 第84-87页 |
附录D 胜任特征词典(示例)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