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放牧对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植物性状、功能群与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6页
        1.2.1 植物性状对放牧的响应研究第12-14页
        1.2.2 功能群特征对放牧的响应研究第14页
        1.2.3 草地多样性及生产力对放牧的响应研究第14-16页
二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16-22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8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17页
        2.1.2 气候特征第17页
        2.1.3 植被特征第17页
        2.1.4 土壤类型第17-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2.1 野外调查第18-19页
        2.2.2 实验方法第19-20页
    2.3 计算公式第20-21页
    2.4 数据分析第21-22页
三 克氏针茅草原植物性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第22-34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22-28页
        3.1.1 克氏针茅草原主要物种的功能群分类第22-23页
        3.1.2 克氏针茅草原植物叶片性状特征第23-24页
        3.1.3 克氏针茅草原叶片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第24页
        3.1.4 不同放牧梯度下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化第24-25页
        3.1.5 不同放牧梯度下植物功能群叶片性状的变化第25-27页
        3.1.6 不同放牧梯度下共有种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化第27-28页
    3.2 讨论第28-32页
        3.2.1 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第28-29页
        3.2.2 叶片结构性状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响应第29-30页
        3.2.3 叶片生理性状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响应第30-31页
        3.2.4 功能群植物叶片性状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响应第31-32页
        3.2.5 共有物种植物性状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响应第32页
    3.3 结论第32-34页
四 不同放牧梯度上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第34-42页
    4.1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4.1.1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功能群的结构组成第34-35页
        4.1.2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功能群综合优势比的变化第35-36页
        4.1.3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功能群组成的变化第36-37页
        4.1.4 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功能群生物量的变化第37-38页
        4.1.5 不同放牧梯度上功能群多样性的变化第38-39页
    4.2 讨论第39-40页
    4.3 结论第40-42页
五 不同放牧梯度上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特征第42-47页
    5.1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5.1.1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第42-43页
        5.1.2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第43-44页
        5.1.3 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生物量及优势物种生物量的变化第44-45页
    5.2 讨论第45-46页
    5.3 结论第46-47页
六 主要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台型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研究--以某大型产业投资类集团实践为例
下一篇:领导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