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柳琴论文

柳琴协奏曲《江月琴声》演奏技法及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王惠然先生与《江月琴声》第9-13页
    第一节 王惠然的柳琴创作特征第9-10页
    第二节 《江月琴声》的创作第10页
        一、创作依据《琵琶行》第10页
        二、《琵琶行》与《江月琴声》段落内容对照第10页
    第三节 《江月琴声》作品分析第10-13页
第二章 《江月琴声》演奏技法及技术处理第13-17页
    第一节 柳琴常用的指法及处理第13-15页
        一、泛音及其在两种表情记号下的应用第13页
        二、打、带弦在引子处描绘的场景第13-14页
        三、琶音的过渡作用第14页
        四、滑弦在「哀诉」中的萧瑟气氛第14页
        五、颤音、吟弦及揉弦在「哀诉」中的色彩效果第14-15页
    第二节 拟声指法第15-16页
        一、【卜】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轻敲面板第15页
        二、马下音第15-16页
    第三节 音乐基本要素变化第16-17页
        一、突强渐弱表达的哀诉第16页
        二、强拍处的止音营造的紧张气氛第16-17页
第三章 《江月琴声》美学特征第17-28页
    第一节 《江月琴声》的三“美”第17-23页
        一、《江月琴声》中的通感美第17-21页
        二、《江月琴声》音乐形式美第21-22页
        三、《江月琴声》音韵、意境美第22-23页
    第二节“留白”艺术第23-28页
        一、“大音希声”中孕育出的“留白”艺术第23页
        二、“留白”艺术在音乐中的实际意义第23-24页
        三、《江月琴声》中的谱面留白第24-25页
        四、音乐感情上(艺术性)的留白第25-27页
        五、艺术形象上的留白第27-28页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致谢第32-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二维非局部椭圆问题的有限差分方法
下一篇:两类典型换热管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