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步态分析的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引言 | 第13页 |
| 1.2 康复与步态分析 | 第13-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4 运动康复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9-22页 |
| 2.1 康复评价系统研究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 2.2 康复评价与康复治疗实时同步系统设计方案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评定系统实验设计与信号采集 | 第22-29页 |
| 3.1 步态参数的采集方式 | 第22-23页 |
| 3.1.1 一般测量方式介绍 | 第22页 |
| 3.1.2 课题参数采集方式介绍 | 第22-23页 |
| 3.2 步态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3-28页 |
| 3.2.1 步态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 3.2.2 步态空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3.2.3 步态对称性参数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 3.2.4 步态时相比例参数计算方法 | 第27页 |
| 3.2.5 步态变异性参数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3.3 基于步道的数据采集实验方案 | 第28-29页 |
| 3.3.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 3.3.2 实验对象 | 第28页 |
| 3.3.3 实验方案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步态分析基础研究 | 第29-47页 |
| 4.1 总体测试结果与样本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 4.2 正常组步态分析 | 第30-38页 |
| 4.2.1 正常组步态显著性分析 | 第30-36页 |
| 4.2.2 正常组步态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 4.3 障碍组步态分析 | 第38-44页 |
| 4.3.1 障碍组步态参数相关性 | 第39-40页 |
| 4.3.2 障碍组与正常组步态对比 | 第40-4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 第五章 步态评价评分建立 | 第47-57页 |
| 5.1 步态变异性综合指标 | 第47-51页 |
| 5.1.1 步态变异性指标 | 第47-50页 |
| 5.1.2 步态变异性指标评价 | 第50-51页 |
| 5.2 综合步态评分建立 | 第51-55页 |
| 5.3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价同步系统 | 第57-68页 |
| 6.1 系统设计 | 第57-62页 |
| 6.1.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7页 |
| 6.1.2 硬件系统 | 第57-59页 |
| 6.1.3 系统通信 | 第59-61页 |
| 6.1.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1-62页 |
| 6.2 系统实现 | 第62-6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 7.1 总结 | 第68页 |
| 7.2 讨论展望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