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光伏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光伏直流微网系统分析与设计第15-22页
    2.1 光伏直流微网结构第15-16页
    2.2 光伏电池模型第16-18页
    2.3 光伏发电功率控制第18-19页
    2.4 储能蓄电池特性第19-20页
    2.5 储能蓄电池控制第20-21页
    2.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多代理的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第22-29页
    3.1 多代理简介第22页
    3.2 基于JADE的多代理系统结构第22-24页
    3.3 多代理能量管理算法第24-28页
        3.3.1 多代理总体框架第24-25页
        3.3.2 上级代理设计第25-27页
        3.3.3 下级代理设计第27-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基于ZigBee的直流微网通信网络第29-38页
    4.1 ZigBee概述第29-30页
    4.2 ZigBee网络设计第30-35页
        4.2.1 协调器功能设计第30-33页
        4.2.2 路由器功能设计第33-34页
        4.2.3 终端功能设计第34-35页
    4.3 ZigBee分布式短地址分配算法第35-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五章 微网能量管理控制方法验证第38-53页
    5.1 多代理的能量管理方法仿真验证第38-44页
        5.1.1 多代理平台与MATLAB平台信息交互的实现第38-39页
        5.1.2 光伏直流微网能量管理仿真模型第39-40页
        5.1.3 多代理能量管理仿真验证第40-44页
    5.2 通信网络建立与测试第44-49页
        5.2.1 ZigBee通讯网络的构建第44-46页
        5.2.2 ZigBee地址唯一性验证第46-47页
        5.2.3 通信稳定性验证第47-49页
    5.3 多代理与ZigBee的联合实现第49-52页
        5.3.1 多代理串口通信第49-50页
        5.3.2 多代理和Zigbee组合工作验证第50-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53-54页
    6.2 课题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页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课程的视角
下一篇:美国高校教育智库功能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