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聚氨酯泡沫—水葫芦组合系统处理含Cr(Ⅵ)废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铬的性质与危害第10-12页
        1.2.1 铬的基本性质第10-11页
        1.2.2 铬的存在形式第11页
        1.2.3 Cr(Ⅵ)的毒性第11页
        1.2.4 铬污染的来源第11-12页
    1.3 国内外含Cr(Ⅵ)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化学沉淀法第12页
        1.3.2 离子树脂交换法第12-13页
        1.3.3 电化学法第13页
        1.3.4 膜分离法第13-14页
        1.3.5 吸附法第14-15页
        1.3.6 植物修复第15-16页
        1.3.7 微生物法第16-17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吸附剂筛选第20-32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0-22页
        2.1.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2页
        2.1.3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1.4 测定方法及计算第23-2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5-31页
        2.2.1 初始p H值对各吸附剂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第25-27页
        2.2.2 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27-28页
        2.2.3 各吸附剂的吸附平衡时间与最大吸附量第28-29页
        2.2.4 蛭石和聚氨酯泡沫的活性污泥截留量初探第29-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聚氨酯泡沫对Cr(Ⅵ)的吸附与解析第32-47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3.1.1 试验材料第32-33页
        3.1.2 试验仪器与药品第33页
        3.1.3 试验方法第33-34页
        3.1.4 测定和计算方法第3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4-46页
        3.2.1 聚氨酯泡沫形貌观察第34-35页
        3.2.2 初始p H值对聚氨酯泡沫吸附Cr(Ⅵ)的影响第35-36页
        3.2.3 初始Cr(Ⅵ)浓度对聚氨酯泡沫吸附Cr(Ⅵ)的影响第36-38页
        3.2.4 不同温度对聚氨酯泡沫吸附Cr(Ⅵ)的影响第38-39页
        3.2.5 动力学模型拟合第39-41页
        3.2.6 Langmuir吸附等温式拟合第41-44页
        3.2.7 聚氨酯泡沫吸附-解吸Cr(Ⅵ)试验第44-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水生植物筛选第47-58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7-51页
        4.1.1 试验材料第47-48页
        4.1.2 试验用培养液第48-49页
        4.1.3 试验仪器与药品第49页
        4.1.4 试验方案第49-50页
        4.1.5 计量方法第50-5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4.2.1 三种植物形态观察第51-53页
        4.2.2 三种植物的鲜重变化率第53-54页
        4.2.3 三种植物对Cr(Ⅵ)的富集能力第54-56页
        4.2.4 三种水培植物系统对Cr(Ⅵ)的富集能力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聚氨酯泡沫-水葫芦组合系统处理含Cr(Ⅵ)废水第58-85页
    5.1 试验场地第58页
    5.2 试验材料和试验装置第58-60页
        5.2.1 试验材料第58页
        5.2.2 试验装置第58-60页
    5.3 模拟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第60-61页
    5.4 试验方案第61-65页
        5.4.1 两套系统处理含Cr(Ⅵ)废水效果初探第61-62页
        5.4.2 系统1多周期处理含Cr(Ⅵ)废水第62-63页
        5.4.3 系统1水葫芦对Cr(Ⅵ)耐受能力试验第63-64页
        5.4.4 计量方法第64-65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65-83页
        5.5.1 两套系统处理含Cr(Ⅵ)废水效果第65-73页
        5.5.2 系统1多周期处理含Cr(Ⅵ)废水第73-79页
        5.5.3 系统1水葫芦对Cr(Ⅵ)的耐受能力第79-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结论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米2016春季新品发布会同传模拟实践报告
下一篇:《杨澜访谈录—专访周迅》同声传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