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特征与信息透明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1.2.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2.2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2.3 研究方法第16页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3.1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1.3.2 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7页
第2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述评第17-24页
    2.1 内部审计特征的相关研究第17-21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7-19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9-21页
    2.2 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2.2.1 国外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第21-22页
        2.2.2 国内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第22-23页
    2.3 文献述评第23-24页
第3章 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第24-30页
    3.1 信号传递理论与信息透明度第24页
    3.2 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透明度第24-25页
    3.3 内部审计对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第25-26页
    3.4 研究假设第26-30页
        3.4.1 内部审计部门的专业性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第28-29页
        3.4.2 内部审计规模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第29-30页
        3.4.3 内部审计活动开展情况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第30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30-42页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0-31页
    4.2 变量选取第31-39页
        4.2.1 因变量信息透明度的选取和衡量方法第31-34页
        4.2.2 自变量的选取和衡量方法第34-35页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和衡量方法第35-39页
    4.3 模型构建第39-42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2-60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5页
        5.1.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5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45-47页
    5.3 多元回归分析第47-54页
        5.3.1 全样本回归分析第47-50页
        5.3.2 使用自变量滞后一期克服内生性问题第50-52页
        5.3.3 区分收益激进和收益保守的分样本多元回归分析第52-54页
    5.4 稳健性检验第54-60页
        5.4.1 改变内部审计负责人指标衡量方法的检验第54-56页
        5.4.2 以盈余管理程度ABSDA作为信息透明度替代变量的检验第56-60页
第6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第60-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6.2 政策建议第61-64页
        6.2.1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的建议第61-62页
        6.2.2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设置的建议第62页
        6.2.3 监管部门加强企业信息披露情况有关监管的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销商向关联基金输送利益了吗?--基于新股网下询价数据研究
下一篇:高效提纯巢湖蓝藻藻蓝蛋白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