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3 创新点 | 第13页 |
1.4 论文架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开发环境与系统架构 | 第14-22页 |
2.1 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2 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14-15页 |
2.1.3 数据挖掘实现的功能 | 第15-16页 |
2.2 能耗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背景 | 第16-18页 |
2.2.1 物联网技术 | 第16-17页 |
2.2.2 数据存储:MySQL | 第17页 |
2.2.3 技术架构:J2EE | 第17页 |
2.2.4 网页设计语言:HTML、CSS、JavaScript | 第17-18页 |
2.3 能耗管理服务平台总体介绍 | 第18-21页 |
2.3.1 能耗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 第18-19页 |
2.3.2 现场采集的子系统架构 | 第19-20页 |
2.3.3 数据中心服务系统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船舶制造业智能配电桩设计 | 第22-40页 |
3.1 智能配电桩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3.2 智能配电桩系统主体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3.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3-29页 |
3.3.1 STM32F407ZET6主控芯片 | 第23-24页 |
3.3.2 无线通讯模块 | 第24-25页 |
3.3.3 射频识别模块 | 第25-26页 |
3.3.4 RS232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第26页 |
3.3.5 RS485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3.3.6 FLASH电路设计 | 第27页 |
3.3.7 EEPROM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3.3.8 SD卡电路设计 | 第28页 |
3.3.9 JTAG仿真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3.3.10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第29页 |
3.4 智能配电桩系统软件开发 | 第29-30页 |
3.4.1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及开发流程 | 第29-30页 |
3.5 驱动程序的构建 | 第30-37页 |
3.5.1 主程序驱动 | 第30-31页 |
3.5.2 射频识别模块构建 | 第31-33页 |
3.5.3 无线Wifi通信模块构建 | 第33-35页 |
3.5.4 RS232数据传输模块构建 | 第35-36页 |
3.5.5 RS485数据采集模块构建 | 第36-37页 |
3.6 船舶制造业智能配电桩本地测试 | 第37-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船舶制造业能耗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40-49页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第40-41页 |
4.2 接口设计 | 第41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1-44页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4.3.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4.4 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4.5 运行系统简介 | 第45-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船舶制造业能耗数据挖掘应用 | 第49-54页 |
5.1 船舶制造业用能特点分析 | 第49页 |
5.1.1 船舶制造业用能特点整体分析 | 第49页 |
5.1.2 船舶制造业分类用能特点分析 | 第49页 |
5.2 小波神经网络在船舶制造业能耗分析中的运用 | 第49-53页 |
5.2.1 小波神经网络 | 第50-52页 |
5.2.2 能耗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5.2.3 数据仿真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总结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