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研究的问题及思路 | 第17-19页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4页 |
第2章 文献及研究综述 | 第24-46页 |
2.1 股票价格发现功能的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2.1.1 价格发现功能的概述 | 第24-25页 |
2.1.2 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 投资者异质性对价格发现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28-42页 |
2.2.1 投资者类型与资产价格偏离的相关性研究 | 第29-34页 |
2.2.2 投资者情绪与资产价格偏离的相关性研究 | 第34-37页 |
2.2.3 反馈交易行为与资产价格偏离的相关性研究 | 第37-42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42-46页 |
第3章 投资者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标构建 | 第46-70页 |
3.1 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偏离的现实原因 | 第46-49页 |
3.2 投资者异质性演化与资产价格的相关研究 | 第49-53页 |
3.3 指标构建方法与指标选择 | 第53-63页 |
3.3.1 构建方法介绍 | 第54-56页 |
3.3.2 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体系 | 第56-63页 |
3.4 投资者异质性指标构建 | 第63-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异质交易行为主体对价格发现的影响研究 | 第70-92页 |
4.1 理论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 | 第70-72页 |
4.2 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 第72-82页 |
4.2.1 方法选取 | 第72-76页 |
4.2.2 数据说明与内在价值测度 | 第76-82页 |
4.3 异质交易行为主体对价格发现的非线性特征 | 第82-89页 |
4.3.1 STAR-GARCH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第82-84页 |
4.3.2 异质交易行为主体对价格偏离的非线性波动特征 | 第84-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第5章 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对价格发现的影响研究 | 第92-116页 |
5.1 理论分析——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 | 第92-94页 |
5.2 非理性情绪与资产价格偏离的理论基础 | 第94-98页 |
5.3 指标构建与方法选取 | 第98-104页 |
5.3.1 理性与非理性情绪指标的构建 | 第98-101页 |
5.3.2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101-104页 |
5.4 理性与非理性情绪对价格发现影响的时变特征检验 | 第104-113页 |
5.5 基本结论 | 第113-116页 |
第6章 投资者异质性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反馈交易行为 | 第116-136页 |
6.1 理论分析——反馈交易行为 | 第116-118页 |
6.2 反馈交易与资产价格偏离的模型基础与基本论断 | 第118-122页 |
6.3 不同类型投资者反馈交易行为的时变特征检验 | 第122-133页 |
6.3.1 异质交易主体投资者反馈效应的时变性 | 第123-126页 |
6.3.2 理性投资者反馈效应的时变性 | 第126-129页 |
6.3.3 非理性投资者反馈效应的时变性 | 第129-13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3-136页 |
第7章 优化路径与展望 | 第136-146页 |
7.1 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优化路径 | 第136-143页 |
7.1.1 优化投资者结构 | 第137-139页 |
7.1.2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139-141页 |
7.1.3 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 第141-143页 |
7.2 不足与进一步展望 | 第143-146页 |
结论 | 第146-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