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汉字加工偏侧化研究 | 第9-12页 |
·字形加工的偏侧化研究 | 第9-10页 |
·行为研究 | 第9页 |
·电生理研究 | 第9-10页 |
·字音加工的偏侧化研究 | 第10页 |
·行为研究 | 第10页 |
·电生理研究 | 第10页 |
·不同笔画汉字加工的偏侧化研究 | 第10-11页 |
·汉字识别的双重编码说和偏侧化原因解释 | 第11-12页 |
3 词汇语义类型加工的大脑偏侧化研究 | 第12-15页 |
·国内表意型词汇的语义类型特异性研究 | 第12-13页 |
·国外拼音型词汇的语义类型特异性研究 | 第13页 |
·词汇表征的神经生物学解释 | 第13-15页 |
4 Banich的基于任务难度的两半球相互作用的理论 | 第15页 |
5 问题提出 | 第15-16页 |
6 研究假设和思路 | 第16-17页 |
7 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7-27页 |
实验一 中文方位字字形的大脑偏侧化 | 第17-2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被试 | 第18页 |
·实验设计 | 第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程序 | 第18-19页 |
3 结果 | 第19-21页 |
·正确反应时分析 | 第19-20页 |
·正确反应百分率分析 | 第20-21页 |
4 讨论 | 第21页 |
实验二 简单语义分类任务中方位字加工的大脑偏侧化 | 第21-2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被试 | 第21页 |
·实验设计 | 第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程序 | 第22页 |
3 结果 | 第22-23页 |
·正确反应时分析 | 第22-23页 |
·正确反应百分率分析 | 第23页 |
4 讨论 | 第23-24页 |
实验三 方位字深层语义加工的大脑偏侧化 | 第24-2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被试 | 第24页 |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程序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26页 |
·正确反应时分析 | 第25-26页 |
·正确反应百分率分析 | 第26页 |
4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总讨论 | 第27-33页 |
1 方位字的特殊性及其认知加工的独特性 | 第27-28页 |
2 方位词的语义类型特异性研究 | 第28页 |
3 方位字笔画复杂度研究 | 第28-29页 |
4 汉字加工的大脑单侧趋势逐渐向双侧均益趋势发展 | 第29-30页 |
5 任务难度的加大会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同合作 | 第30-31页 |
6 双语对语言半球偏侧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