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3-22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3-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二)访谈法 | 第20页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20-21页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一)选题具有的新意 | 第21页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21-22页 |
第一章 村镇银行的政府监管 | 第22-35页 |
第一节 设立村镇银行的社会背景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新型机构村镇银行的特征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概念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原则及监管目标 | 第30-35页 |
一、政府对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监管原则 | 第30-33页 |
二、政府对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监管目标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35-51页 |
第一节 云南省设立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主体情况 | 第38-39页 |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 | 第38-39页 |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级监管机构 | 第39页 |
三、各级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职能部门 | 第39页 |
第三节 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 第39-41页 |
一、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二、政府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8页 |
一、监管主体各自为政,监督管理未能统一和协调 | 第41-42页 |
二、监管手段单一,缺乏综合性的监管 | 第42-43页 |
三、监管内容轻重把握不符合云南实际情况 | 第43-47页 |
四、监管人力资源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第47页 |
五、监管立法相对单一,层次较低,监管内容不够完善 | 第47-48页 |
第五节 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国外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成功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国外村镇银行的政府监督管理 | 第51-55页 |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 | 第51-52页 |
二、印度的自助小组银行 | 第52-53页 |
三、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 第53-55页 |
四、日本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 | 第55页 |
第二节 国外政府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5-59页 |
一、建立有专门适用和较高层次的法律、法规 | 第56页 |
二、明确的市场定位并监督村镇银地须始终如一地坚持 | 第56-57页 |
三、政府构建起监督管理机构及相应配套的监管制度 | 第57页 |
四、建立有行业自律监管制度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国内东部地区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59-64页 |
第一节 国内东部地区村镇银行的政府监督管理 | 第59-62页 |
一、东部地区村镇银行情况——以广东省中山小榄村镇银行为例 | 第59-60页 |
二、东部地区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情况——以温州银监分局为例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国内东部地区政府监管经验对云南省的启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云南省村镇银行政府监管的建议 | 第64-73页 |
第一节 构建适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监管制度 | 第64-66页 |
一、制定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村镇银行监督管理条例 | 第64-65页 |
二、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丰富监管措施 | 第65-66页 |
三、建立村镇银行差别化分级监管制度 | 第66页 |
四、构建村镇银行自律监管体系 | 第66页 |
第二节 加强村镇银行支农服务的监督管理 | 第66-69页 |
一、建立支农服务评价考核办法 | 第67页 |
二、建议出台村镇银行支农性监管政策的明细规则 | 第67-68页 |
三、建议出台村镇银行支农性激励规则 | 第68页 |
四、建议修改支农再贷款审批、使用政策 | 第68-69页 |
第三节 建立监督主体间的统一协调机制 | 第69-70页 |
一、人民政府与银监局监管的协调统一管理 | 第69-70页 |
二、政府监管与发起银行的协调管理 | 第70页 |
第四节 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管理 | 第70-73页 |
一、细化监管职责,进行监管绩效评估 | 第71页 |
二、加强监督管理的创新,实行服务+监管的新型监督模式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访谈提纲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