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建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论第13-24页
    (一) 研究缘起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 实践意义第14-15页
        2. 理论意义第15页
    (三) 研究综述第15-22页
        1. 国内研究第15-19页
        2. 国外研究第19-21页
        3. 研究述评第21-22页
    (四) 研究方法第22页
        1. 文献研究法第22页
        2. 比较研究法第22页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2-24页
        1. 创新点第22-23页
        2. 不足之处第23-24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4-29页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概念第24-27页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第24-25页
        2. 模式的概念第25-26页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概念第26-27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概念第27-29页
        1. 双向互动的概念第27-28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概念第28-29页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及创新的必要性第29-37页
    (一)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第29-33页
        1. 教育目标的社会性要求与个体性发展需要间的冲突第29-30页
        2. 教育内容缺乏适应性说服力第30-31页
        3. 教育途径的综合应用不足第31-32页
        4. 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反馈缺失第32-33页
    (二)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第33-37页
        1. 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诉求第34页
        2. 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第34-35页
        3. 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环境第35-36页
        4 .营造良好的主体间关系第36-37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确立的理论依据第37-48页
    (一) 主体间性理论第37-39页
        1. 主体间性理论第37-38页
        2. 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第38-39页
    (二) 社会互动理论第39-42页
        1. 社会互动理论第39-40页
        2. 社会互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第40-42页
    (三) 传播学理论第42-48页
        1. 双向对称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第42-44页
        2. 传播过程控制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第44-48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原则、要素及过程分析第48-68页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第48-52页
        1. 价值导向性原则第48-49页
        2. 主体间性原则第49-50页
        3. 开放性原则第50页
        4. 个性化原则第50-51页
        5. 实践性原则第51-52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要素分析第52-57页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教育者要素第52-53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受教育者要素第53-54页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目标要素第54-55页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内容要素第55-56页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载体要素第56-57页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过程分析第57-68页
        1. 结合前置反馈设置目标期待第57-59页
        2. 贴近生活选择和编制教育内容第59-61页
        3. 教育途径的深度挖掘与综合运用第61-63页
        4. 中程反馈以确保意义共享第63-64页
        5. 关注态度认同与行为转化第64-67页
        6. 基于后继反馈的双方共同评价第67-68页
五、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的三维路径第68-89页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第69-76页
        1. 创设以小见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目标第69-70页
        2. 编选一体多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内容第70-72页
        3. 采用共同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方法第72-75页
        4. 构建立体多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评价机制第75-76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式体验教育第76-83页
        1. 利用前置反馈诊断活动的核心问题第76-79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准备第79-80页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互动方法第80-81页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与评估第81-83页
    (三) 新媒体平台的分众互动式教育第83-89页
        1. 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设置第83-84页
        2. 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与形式组织第84-86页
        3. 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方法第86-88页
        4. 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第88-89页
结语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说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及其引导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