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生能利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综合节能优化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列车运行曲线优化研究 | 第12-13页 |
1.2.2 运行图优化研究 | 第13-14页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文章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优化分析 | 第17-20页 |
2.1 单车运行节能优化分析 | 第17-18页 |
2.2 运行图节能优化分析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基于再生能利用的综合节能优化分析 | 第20-25页 |
3.1 运行图时间优化对象分析 | 第20-21页 |
3.2 站间运行时间协同优化 | 第21-23页 |
3.3 列车发车间隔协同优化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单车运行节能优化 | 第25-33页 |
4.1 单车特性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4.2 单车优化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4.3 单车优化模型分析 | 第27页 |
4.4 单车优化模型求解 | 第27-30页 |
4.5 单车优化仿真结果 | 第30-33页 |
5 基于再生制动能的综合节能优化 | 第33-59页 |
5.1 多车多站间能耗评估模型 | 第33-39页 |
5.1.1 多车协同再生能机制 | 第33页 |
5.1.2 多车能耗评估模型 | 第33-39页 |
5.2 解空间构造 | 第39-44页 |
5.3 站间运行时间协同优化 | 第44-52页 |
5.3.1 遗传算法 | 第44-47页 |
5.3.2 粒子群算法 | 第47-49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5.4 列车发车间隔协同优化 | 第52-58页 |
5.4.1 基于MILP的列车车次优化 | 第53-56页 |
5.4.2 基于SQP的多车协同优化 | 第56-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6.1 文章总结 | 第59页 |
6.2 发展方向 | 第59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索引 | 第65-6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