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6-24页 |
2.1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6-18页 |
2.1.1 城镇化的涵义 | 第16页 |
2.1.2 城镇化的阶段性规律--诺瑟姆S型曲线 | 第16-18页 |
2.2 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8-20页 |
2.2.1 土地制度的涵义 | 第18页 |
2.2.2 土地制度的内容 | 第18-20页 |
2.3 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 第20-22页 |
2.3.1 我国城镇化及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 | 第20-21页 |
2.3.2 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关系 | 第21-22页 |
2.4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4.1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3页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3.1 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 | 第24-25页 |
3.1.1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确 | 第24页 |
3.1.2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混乱 | 第24-25页 |
3.2 土地征收制度不健全 | 第25-27页 |
3.2.1 "公共目的"的认定不明确 | 第25页 |
3.2.2 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 | 第25-26页 |
3.2.3 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不完善 | 第26-27页 |
3.3 土地流转制度不规范 | 第27-29页 |
3.3.1 土地流转主体混乱 | 第27页 |
3.3.2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 第27-28页 |
3.3.3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 第28-29页 |
3.4 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 | 第29-31页 |
3.4.1 土地收益分配比例失调 | 第29页 |
3.4.2 土地税收制度不完善 | 第29-31页 |
4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试点的改革经验借鉴 | 第31-36页 |
4.1 广东省—南海区 | 第31-32页 |
4.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31页 |
4.1.2 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 第31-32页 |
4.2 安徽省—芜湖市 | 第32-33页 |
4.2.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32页 |
4.2.2 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 第32-33页 |
4.3 浙江省—嘉兴市 | 第33-36页 |
4.3.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33-34页 |
4.3.2 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 第34-36页 |
5 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 第36-46页 |
5.1 建立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36-37页 |
5.1.1 加强土地产权立法 | 第36页 |
5.1.2 完善土地登记制度 | 第36-37页 |
5.2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 第37-39页 |
5.2.1 明确征地范围,加强监管力度 | 第37-38页 |
5.2.2 规范征地法规及程序 | 第38页 |
5.2.3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 第38页 |
5.2.4 强化耕地保护意识 | 第38-39页 |
5.3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 第39-42页 |
5.3.1 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5.3.2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 第40-41页 |
5.3.3 大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 第41页 |
5.3.4 创造有利的土地流转外部环境 | 第41-42页 |
5.4 健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 第42-43页 |
5.4.1 调节土地收益分配比例 | 第42页 |
5.4.2 改革土地财政税务体制 | 第42-43页 |
5.5 积极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 第43-46页 |
5.5.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第43-44页 |
5.5.2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