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丽江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框架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17-19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7页
        1.4.2 研究不足第17-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5页
        2.1.1 生态文明建设第19-20页
        2.1.2 文化产业第20-21页
        2.1.3 民族文化产业第21-24页
        2.1.4 政府职能第24-25页
    2.2 理论基础第25-29页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5-26页
        2.2.2 市场失灵理论第26页
        2.2.3 生态经济理论第26-29页
第3章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分析第29-37页
    3.1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关系第29-31页
        3.1.1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第29-30页
        3.1.2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呼唤生态文明理念第30-31页
    3.2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必要性第31-34页
        3.2.1 维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第32页
        3.2.2 夯实文化产业基础的内在要求第32-33页
        3.2.3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第33页
        3.2.4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第33-34页
    3.3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分析第34-37页
        3.3.1 进行文化产业投资第34页
        3.3.2 制定文化产业战略第34页
        3.3.3 编制文化产业规划第34-35页
        3.3.4 实行文化产业监管第35-37页
第4章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7-47页
    4.1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第37-41页
        4.1.1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第37页
        4.1.2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第37-39页
        4.1.3 丽江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第39-41页
    4.2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4.2.1 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第41-42页
        4.2.2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第42-43页
        4.2.3 宏观层面规划不完善第43页
        4.2.4 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足第43-44页
        4.2.5 资金投入不足第44页
        4.2.6 文化产业人才滞后第44页
    4.3 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4-47页
        4.3.1 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第44-45页
        4.3.2 传统管理体制的约束第45页
        4.3.3 经济发展滞后的阻碍第45-47页
第5章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丽江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7-53页
    5.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第47-48页
        5.1.1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策引导第47页
        5.1.2 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第47-48页
    5.2 统筹合理规划,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第48-49页
        5.2.1 科学编制文化产业规划第48页
        5.2.2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第48-49页
    5.3 加强资金扶持,实施人才提升战略第49-50页
        5.3.1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第49-50页
        5.3.2 实施人才提升战略,提供智力支持第50页
    5.4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第50-53页
        5.4.1 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第50页
        5.4.2 扶持和塑造丽江文化产业品牌第50-51页
        5.4.3 打造生态与民族文化相融的生态文化产业道路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行政执行力问题研究
下一篇:贵州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以黔东南州凯里市龙溪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