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第14-20页 |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概念 | 第14页 |
2.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1 根据零售业务的基本内容分类 | 第14-15页 |
2.2.2 根据零售业务的发展演变分类 | 第15页 |
2.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第15-16页 |
2.4 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6-20页 |
2.4.1 经济新常态推动商业银行发展转型 | 第17页 |
2.4.2 客户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 第17-18页 |
2.4.3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 第18-20页 |
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3.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3.1.1 零售负债业务的发展 | 第20页 |
3.1.2 零售资产业务的发展 | 第20-21页 |
3.1.3 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 | 第21-22页 |
3.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3.2.1 业务发展“同质化” | 第22页 |
3.2.2 流程运作“部门化” | 第22-23页 |
3.2.3 产品创新“被动化” | 第23页 |
3.2.4 绩效考核“偏离化” | 第23页 |
3.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3.3.1 资产质量承压态势明显 | 第24页 |
3.3.2 基础管理较为薄弱 | 第24页 |
3.3.3 信息科技瓶颈制约明显 | 第24页 |
3.3.4 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亟需加强 | 第24-26页 |
4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路径 | 第26-34页 |
4.1 建立零售业务创新发展理念 | 第26-27页 |
4.1.1 增强机遇意识 | 第26页 |
4.1.2 增强开放思维 | 第26-27页 |
4.1.3 增强创新能力 | 第27页 |
4.1.4 增强管理思维 | 第27页 |
4.1.5 增强大局观念 | 第27页 |
4.2 传统零售业务向资源节约化转型 | 第27-28页 |
4.2.1 加强自助渠道的开发,实现网点功能的转移 | 第28页 |
4.2.2 简化柜面业务流程,降低人员占用 | 第28页 |
4.3 新兴零售业务由量变向质变发展 | 第28-30页 |
4.3.1 调整消费信贷结构,提高信用卡效率 | 第29页 |
4.3.2 发展小企业贷款,提升自身风险定价能力 | 第29页 |
4.3.3 加大创新力度,丰富理财产品功能 | 第29-30页 |
4.4 零售业务向高定位转型 | 第30-31页 |
4.4.1 明确高端定位 | 第30页 |
4.4.2 加强部门协作 | 第30-31页 |
4.4.3 建立专业化、层次化人才队伍 | 第31页 |
4.4.4 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和挑战 | 第31页 |
4.5 推进零售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 | 第31-34页 |
4.5.1 找准定位,选准目标,深入挖掘产业链集群客户 | 第32页 |
4.5.2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产品推广与模式创新 | 第32-33页 |
4.5.3 积极探索,努力挖掘获客新渠道 | 第33-34页 |
5 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零售业务转型案例分析 | 第34-48页 |
5.1 X分行零售业务现状及转型环境分析 | 第34-40页 |
5.1.1 X分行零售业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5.1.2 X分行零售业务转型环境分析 | 第35-38页 |
5.1.3 X分行零售业务发展趋势 | 第38-40页 |
5.2 X分行零售业务转型策略 | 第40-45页 |
5.2.1 坚持零售业务基础管理提升的转型发展原则 | 第40-41页 |
5.2.2 推进新客户拓展与存量客户上行双轮驱动 | 第41-42页 |
5.2.3 提升客户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 | 第42-44页 |
5.2.4 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和线上线下协同 | 第44-45页 |
5.3 X分行零售业务转型系统支持 | 第45-48页 |
5.3.1 重视联动经营和整体服务能力 | 第45页 |
5.3.2 继续打造优秀的零售业务队伍 | 第45-46页 |
5.3.3 完善零售业务绩效考核体系 | 第46页 |
5.3.4 全力以赴抓好零售业务风险管控 | 第46-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