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河陇地区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以敦煌文书为考察中心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8页 |
三、研究回顾 | 第8-11页 |
第一章:河陇地区的社会及法制概况 | 第11-14页 |
一、唐朝统治时期 | 第11-12页 |
1、政治经济概况 | 第11页 |
2、法制概况 | 第11-12页 |
二、吐蕃统治时期 | 第12-13页 |
1、政治经济概况 | 第12页 |
2、法制概况 | 第12-13页 |
三、归义军统治时期 | 第13-14页 |
第二章:民间契约的种类与内容 | 第14-37页 |
一、田土关系 | 第14-19页 |
1.请田制 | 第14-15页 |
2、土地买卖 | 第15-17页 |
3、土地租佃 | 第17-18页 |
4、土地交换 | 第18-19页 |
二、钱债关系 | 第19-24页 |
1.动产买卖 | 第19-22页 |
2.借贷关系 | 第22-24页 |
三、户婚关系 | 第24-32页 |
(一)婚姻关系 | 第25-27页 |
(二)继承关系 | 第27-32页 |
四、民间契约的实施保障制度 | 第32-37页 |
1.担保制度 | 第32-34页 |
2.违约责任 | 第34页 |
3.见人制度 | 第34-35页 |
4.依照乡例 | 第35-37页 |
第三章:契约纠纷的解决机制 | 第37-52页 |
一、调解机制 | 第37-39页 |
1、民间调解 | 第37-38页 |
2、官府调解 | 第38-39页 |
二、诉讼机制 | 第39-48页 |
(一)争讼事由 | 第39-42页 |
(二)诉讼发生后的审判 | 第42-48页 |
三、民间契约纠纷解决中的宗教因素 | 第48-52页 |
第四章: 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评价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