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1.1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广第10-11页
        1.1.2 高校安全稳定成为区域安全和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第11页
        1.1.3 网络环境下高校安全事件影响的区域性特点显著第11-12页
    1.2 选题意义第12-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区域协同背景下的高校协同发展研究第14-15页
        1.3.2 高校安全管理相关研究第15-18页
        1.3.3 研究现状总结及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第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20页
        1.5.2 比较分析法第20页
        1.5.3 访谈法第20页
    1.6 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高校安全管理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概述第22-36页
    2.1 高校安全管理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1 安全、高校安全第22页
        2.1.2 安全管理、高校安全管理第22-24页
    2.2 高校安全管理自身特点第24-26页
        2.2.1 安全事件影响区域性第24页
        2.2.2 管理对象特殊性第24-26页
        2.2.3 防范对象复杂性第26页
    2.3 高校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及机制辨析第26-28页
        2.3.1 高校安全管理体制第26-27页
        2.3.2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第27页
        2.3.3 高校安全管理机制第27-28页
        2.3.4 高校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及机制间的相互关系第28页
    2.4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第28-32页
        2.4.1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属性第29-30页
        2.4.2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构成要素第30-32页
    2.5 相关理论基本观点及启示第32-35页
        2.5.1 组织再造理论基本观点及启示第32-33页
        2.5.2 协同理论基本观点及启示第33-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京津冀高校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6-44页
    3.1 京津冀高校安全管理现状第36-37页
    3.2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7-43页
        3.2.1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意识淡薄第37-38页
        3.2.2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体制缺失第38-40页
        3.2.3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制度不完善第40-42页
        3.2.4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信息沟通系统尚未建立第42-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京津冀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建构分析第44-56页
    4.1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建构原则第45-47页
        4.1.1 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第45页
        4.1.2 政府引导,合力推进第45-46页
        4.1.3 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第46页
        4.1.4 先易后难,有序实施第46-47页
    4.2 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建构思考第47-55页
        4.2.1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体制第47-49页
        4.2.2 健全制度建设,完善区域高校安全管理协同制度第49-50页
        4.2.3 扩宽宣传渠道,形成协同发展理念引导第50-52页
        4.2.4 推进“三防共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建第52-54页
        4.2.5 实施信息一体化,打造京津冀高校大数据走廊第54-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附录 1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的现代化为导向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下一篇:K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