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18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满意度的概述和研究设计 | 第20-27页 |
2.1 概念解析 | 第20-21页 |
2.1.1 学生满意度 | 第20页 |
2.1.2 教育满意度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1页 |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期望理论 | 第22页 |
2.2.4 认知不协调理论 | 第22-23页 |
2.3 研究设计 | 第23-27页 |
2.3.1 问卷设计及预测试 | 第23-24页 |
2.3.2 调查对象的选取及问卷的发放 | 第24-25页 |
2.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的教育满意度状况 | 第27-37页 |
3.1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5页 |
3.1.1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的总体教育满意度状况分析 | 第27-28页 |
3.1.2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的各维度教育满意度状况分析 | 第28-31页 |
3.1.3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个体特征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第31-35页 |
3.2 研究结论 | 第35-37页 |
3.2.1 高校管理观念陈旧 未做到"以生为本" | 第35-36页 |
3.2.2 院校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未落到实处 | 第36页 |
3.2.3 硕士生主体意识差 学习动力不足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在读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4页 |
4.1 外部原因——在读学术型硕士生所处的环境 | 第37-41页 |
4.1.1 社会因素 | 第37-38页 |
4.1.2 学校因素 | 第38-41页 |
4.2 内部原因——在读学术型硕士生的自身因素 | 第41-44页 |
4.2.1 个人价值取向 | 第41-42页 |
4.2.2 个人心理因素 | 第42-43页 |
4.2.3 个人行为影响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提高在读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满意度的对策 | 第44-51页 |
5.1 以民主为原则 创建平等自由的校园环境 | 第44-46页 |
5.1.1 转变观念 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 | 第44页 |
5.1.2 革新制度 提供有力保障 | 第44-45页 |
5.1.3 搭建平台 创造有利条件 | 第45-46页 |
5.2 以质量为核心 保证研究生教育各环节落到实处 | 第46-49页 |
5.2.1 制定切合实际的办学宗旨和质量目标 | 第47页 |
5.2.2 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执行系统良好运行 | 第47-48页 |
5.2.3 完善质量信息反馈和评估监督工作 | 第48-49页 |
5.3 以学生为根本 增强硕士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动力 | 第49-51页 |
5.3.1 增强主体意识 | 第49页 |
5.3.2 了解自身优劣势 | 第49页 |
5.3.3 提高学习积极性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一 | 第59-61页 |
附录二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