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1 前言 | 第18-35页 |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功能与结构 | 第18-19页 |
·细胞分裂素的发现 | 第18页 |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学效应 | 第18页 |
·细胞分裂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8-19页 |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 第19-24页 |
·IPT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CYP735A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LOG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CKX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 | 第24-27页 |
·AHK—组氨酸激酶 | 第25页 |
·AHP—磷酸转运蛋白 | 第25-26页 |
·ARR—反应调节因子 | 第26-27页 |
·IPT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27-32页 |
·IPT基因的空间表达特异性 | 第27-29页 |
·氮素营养与细胞分裂素间互作 | 第29-30页 |
·不同植物激素对IPT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0-32页 |
·植物顶端优势形成的激素调控 | 第32-33页 |
·果实发育过程的激素调控 | 第33-3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7页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35-38页 |
·实验地点及气候 | 第35页 |
·桃全基因组数据及桃和其他植物相关基因信息的获得 | 第35页 |
·氮处理 | 第35-36页 |
·激素处理 | 第36页 |
·桃树枝条摘心处理 | 第36页 |
·果实材料 | 第36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种植及处理 | 第36-3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7页 |
·培养基 | 第37-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6页 |
·桃树中相关基因的鉴定 | 第38-40页 |
·桃ATP/ADP PpIPT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第38-39页 |
·桃树其他相关基因鉴定 | 第39页 |
·PCR引物 | 第39-40页 |
·桃ATP/ADP PpIP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1页 |
·植物材料总RNA的提取 | 第41页 |
·植物总RNA提取CTAB法: | 第41页 |
·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法: | 第41页 |
·模板cDNA的获得 | 第41页 |
·cDNA全长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41-42页 |
·凝胶电泳中DNA片段的回收 | 第42页 |
·目的基因DNA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42页 |
·重组pMD18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42页 |
·大肠杆菌及农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第42页 |
·质粒DNA的酶切回收 | 第42页 |
·正义植物表达载体PBI121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2-43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3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的转化 | 第43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3页 |
·转基因鉴定 | 第43-4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4页 |
·15N丰度测定 | 第44-45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5页 |
·生长素含量测定 | 第45页 |
·POD酶活性测定 | 第45页 |
·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本研究使用的软件 | 第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81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54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其序列分析 | 第47-49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各成员亚细胞定位 | 第49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各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过量表达ATP/ADP PpIPTs的转基因拟南芥的PCR检测 | 第50-51页 |
·过量表达ATP/ADP PpIPTs的转基因拟南芥的细胞分裂素含量 | 第51页 |
·过量表达ATP/ADP PpIPTs的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 | 第51-53页 |
·过量表达ATP/ADP PpIPTs的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盐能力 | 第53-54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各成员在桃树不同部位的表达 | 第54-55页 |
·桃不同部位ATP/ADP PPIPTS基因对外源不同激素处理的响应 | 第55-60页 |
·桃树不同部位ATP/ADP PpIPTs基因对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响应 | 第55-57页 |
·桃树不同部位ATP/ADP PpIPTs基因对外源其他激素处理的响应 | 第57-60页 |
·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ATP/ADP PPIPTS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60-66页 |
·鲁星油桃果实发育的曲线 | 第60页 |
·鲁星油桃果实发育过程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动态变化 | 第60-61页 |
·鲁星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ATP/ADP PpIPTs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 第61-63页 |
·鲁星油桃果实中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递 | 第63-65页 |
·tZ型细胞分裂素与在鲁星油桃果实硬核期发育中作用 | 第65-66页 |
·桃树氮代谢与细胞分裂素的互作 | 第66-73页 |
·外源无机氮对桃ATP/ADP PpIPT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6-67页 |
·细胞分裂素对桃树氮代谢的影响 | 第67-73页 |
·桃树枝条顶端优势形成中ATP/ADP PPIPTS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73-81页 |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在桃树枝条顶端优势形成中作用 | 第73-76页 |
·摘心后侧芽部位ATP/ADP PpIPTs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76-77页 |
·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对侧芽部位ATP/ADP PpIPT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7-79页 |
·桃树枝条侧芽部位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的相互作用 | 第79-81页 |
·独脚金内酯影响侧芽部位生长素转运 | 第79-80页 |
·生长素影响侧芽部位独脚金内酯的合成 | 第80-81页 |
4 讨论 | 第81-90页 |
·桃ATP/ADP PPIPT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其表达特性 | 第81-85页 |
·桃树氮营养与细胞分裂素代谢的互作 | 第85-87页 |
·桃树枝条顶端优势形成中ATP/ADP PPIPT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87-90页 |
5 结论 | 第90-91页 |
6 创新点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附录 | 第106-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