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表 | 第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3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新疆野苹果及其红肉变型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花青苷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花青苷的结构 | 第18-19页 |
·花青苷的生物学功能和保健价值 | 第19-20页 |
·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 | 第20-21页 |
·花青苷合成的结构基因 | 第21-23页 |
·调控花青苷合成的转录因子 | 第23-24页 |
·影响花青苷合成的因素 | 第24-27页 |
·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植物离体培养的概念 | 第27页 |
·植物离体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27页 |
·植物离体培养的类型 | 第27-28页 |
·植物离体培养的应用 | 第28-2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4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1-32页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43页 |
·花青苷的提取和测定 | 第32页 |
·愈伤组织生长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激素组合实验 | 第33页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梯度实验 | 第33页 |
·糖源种类实验 | 第33页 |
·蔗糖浓度梯度实验 | 第33-34页 |
·氮浓度梯度实验 | 第34页 |
·植物DNA的提取 | 第34页 |
·植物总RNA提取 | 第34-35页 |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35-36页 |
·半定量和荧光定量分析 | 第36页 |
·PCR扩增 | 第36页 |
·胶回收 | 第36-37页 |
·连接克隆载体 | 第37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 第37-38页 |
·测序 | 第38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8页 |
·土壤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 第38-39页 |
·酵母双杂交 | 第39-42页 |
·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试剂配制 | 第40-41页 |
·酵母双杂交步骤 | 第41-42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 | 第42页 |
·双分子荧光互补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洋葱表皮遗传转化 | 第42页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42页 |
·转录组测序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82页 |
·新疆红肉苹果杂交后代MdMYB10基因克隆和红绿性状分离比统计 | 第43-48页 |
·F_1群体发生红绿性状分离 | 第43页 |
·杂交后代MdMYB1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43-46页 |
·杂交后代红绿性状MdMYB10位点基因型鉴定 | 第46页 |
·几个杂交组合后代实生苗红绿分离比例统计 | 第46-48页 |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碳氮营养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积累的影响 | 第48-58页 |
·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8-49页 |
·红肉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组分的鉴定 | 第49-50页 |
·红肉苹果愈伤组织一个生长周期内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50页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0-55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D显著抑制红肉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合成 | 第51-53页 |
·生长素抑制愈伤组织花青苷的积累 | 第53-54页 |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影响花青苷合成上有互作 | 第54-55页 |
·碳氮营养对愈伤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不同种类糖源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蔗糖浓度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氮浓度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生长素抑制红肉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合成的分子机理 | 第58-77页 |
·红色愈伤组织和黄色愈伤组织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第58页 |
·花青苷合成基因对生长素信号的响应 | 第58-60页 |
·ARF和IAA家族基因在红色愈伤和黄色愈伤中的表达差异 | 第60-62页 |
·MdARF3和MdARF4蛋白与MdMYB10蛋白的互作 | 第62-63页 |
·红色愈伤组织和黄色愈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 第63-77页 |
·RNA-Seq文库构建 | 第63-64页 |
·转录组数据处理 | 第64-65页 |
·红色愈伤和黄色愈伤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65-67页 |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67-68页 |
·花青苷和苯丙氨酸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 | 第68-70页 |
·生长素活性和信号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 | 第70-72页 |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 | 第72-73页 |
·蛋白降解相关的差异基因 | 第73-74页 |
·其它激素信号相关的差异基因 | 第74-76页 |
·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 | 第76-77页 |
·新疆红肉苹果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 第77-82页 |
·红肉苹果再生体系的建立和绿色突变体的发现 | 第77-78页 |
·红色组培苗和绿色突变体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78-79页 |
·红色组培苗和绿色突变体MdMYB10启动子类型鉴定及基因克隆 | 第79-82页 |
4 讨论 | 第82-88页 |
·MdMYB10基因是新疆红肉苹果红色性状的遗传基础 | 第82-83页 |
·利用红肉苹果愈伤组织培养生产花青苷 | 第83-84页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红肉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 第84-85页 |
·生长素信号对花青苷合成基因的调控 | 第85-86页 |
·苹果的体细胞无性变异 | 第86-88页 |
5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附录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