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文献检索查阅法 | 第13-14页 |
| ·归纳总结法 | 第14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第15-19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与定义 | 第15-17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17-19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第19-21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第19-20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研究 | 第21-25页 |
| 第3章 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 第25-31页 |
| ·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特殊性 | 第25-26页 |
| ·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 | 第26-28页 |
|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积极表现 | 第26-28页 |
|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消极表现 | 第28页 |
| ·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原因 | 第28-31页 |
| ·来自在华跨国公司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29页 |
| ·来自我国的原因 | 第29-31页 |
| 第4章 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 第31-41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 ·动机理论 | 第31-32页 |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2-34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4-35页 |
| ·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 第35-41页 |
| ·经济层面 | 第35-36页 |
| ·政治层面 | 第36-37页 |
| ·社会层面 | 第37-39页 |
| ·伦理及道德层面 | 第39-41页 |
| 第5章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动机实证研究 | 第41-51页 |
|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第41-42页 |
| ·统计分析 | 第42-49页 |
| ·提出假设 | 第42-44页 |
| ·变量设定 | 第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49页 |
| ·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 第6章 建议及对策 | 第51-57页 |
| ·社会层面 | 第51-52页 |
| ·增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51-52页 |
| ·加强在华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宣传 | 第52页 |
| ·企业层面 | 第52-53页 |
| ·将社会责任融入在华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 | 第52-53页 |
| ·加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监管力度 | 第53页 |
| ·政府层面 | 第53-57页 |
| ·完善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3-54页 |
| ·制定合理的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考核及激励机制 | 第54-57页 |
| 第7章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7页 |
| ·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页 |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7页 |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