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贸易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1-13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页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1-13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关系第14-22页
   ·相关概念第14-15页
     ·粮食安全的概念第14页
     ·粮食和粮食贸易的概念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20页
     ·关于粮食贸易的研究第15-16页
     ·对中国粮食贸易战略的第16-17页
     ·关于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的研究第17-19页
     ·总结与评述第19-20页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关系第20-21页
     ·粮食安全制约着粮食贸易的发展第20页
     ·粮食贸易也促进粮食安全提升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现状分析第22-52页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第22-24页
     ·我国粮食的供求总量现状第22-24页
     ·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第24页
   ·我国粮食的对外贸易现状第24-28页
     ·粮食贸易总体格局的变化第24-25页
     ·粮食贸易品种结构变化第25-27页
     ·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的比重变化第27-28页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贸易现状第28-38页
     ·小麦生产与贸易现状第28-30页
     ·玉米生产与贸易现状第30-32页
     ·大豆生产与贸易现状第32-35页
     ·稻谷生产与贸易现状第35-38页
   ·中美粮食贸易分析第38-42页
     ·中美粮食贸易回顾第38页
     ·中美粮食贸易现状第38-42页
   ·我国粮食贸易的比较优势第42-50页
     ·贸易竞争力指数第42-46页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第46-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指标选取第52-58页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第52页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指标第52-56页
   ·影响我国粮食贸易的相关指标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贸易的实证研究第58-70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粮食贸易研究第58-61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58-59页
     ·因子分析第59-61页
   ·基于EViews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61-64页
   ·基于EViews的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第64-68页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粮食贸易量预测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增强粮食安全的贸易政策与贸易平台构建第70-78页
   ·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贸易政策第70-72页
     ·重视粮食贸易与转变粮食贸易观念第70-71页
     ·稳定国内粮食生产,优化进出.结构第71页
     ·发挥大国优势与合理控制粮价第71页
     ·建立农业保险与粮食安全预警制度第71-72页
   ·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贸易平台构建第72-77页
     ·构建多功能国家粮食贸易平台第72-73页
     ·构筑网上“粮食超市”第73页
     ·建立完善的“粮食交易门户网站”第73-76页
     ·对我国粮食贸易平台建设的建议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公司农产品冷链宅配流程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