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9页 |
| 1 绪论 | 第19-30页 |
| ·茶尺蠖概述 | 第19-20页 |
| ·植物挥发性气味与昆虫的关系 | 第20-23页 |
| ·植物挥发性物质 | 第20-21页 |
|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昆虫的嗅觉系统及其相关蛋白质 | 第23-28页 |
| ·茶尺蠖触角感受器及嗅觉相关蛋白 | 第23-24页 |
| ·气味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 ·新烟碱类杀虫剂研究进展 | 第28页 |
|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8-30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2 茶尺蠖普通气味结合蛋白EoblGOBP1和EoblGOB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0-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 ·茶尺蠖触角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0-31页 |
|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1-32页 |
| ·基因的扩增、克隆及测序 | 第32-33页 |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 ·茶尺蠖EoblGOBP1和EoblGOBP2的基因扩增 | 第33-34页 |
|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4-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3 茶尺蠖EoblGOBP1和EoblGOBP2基因RNA转录水平表达谱分析 | 第41-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 ·总RNA的提取、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2页 |
| ·引物的设计与标准品质粒的制备 | 第42页 |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2-43页 |
| ·Real-time PCR反应 | 第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茶尺蠖总RNA质量鉴定 | 第43页 |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3-45页 |
| ·EoblGOBP1和EoblGOBP1基因在茶尺蠖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4 茶尺蠖普通气味结合蛋白EoblGOBP2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与抗体的制备 | 第48-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 ·茶尺蠖EoblGOBP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页 |
| ·茶尺蠖EoblGOBP2重组蛋白的诱导 | 第49-50页 |
| ·茶尺蠖EoblGOBP2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 | 第50页 |
| ·EoblGOBP2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复性 | 第50-51页 |
| ·EoblGOBP2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1-52页 |
| ·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52页 |
| ·茶尺蠖EoblGOBP2蛋白的诱导及表达形式分析 | 第52-54页 |
| ·茶尺蠖EoblGOBP2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4页 |
| ·茶尺蠖EoblGOBP2重组蛋白的复性 | 第54-55页 |
| ·茶尺蠖EoblGOBP2重组蛋白效价的检测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茶尺蠖EoblGOBP2结合特性的研究与触角电位反应 | 第57-6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7-60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57页 |
| ·茶尺蠖Eobl GOBP2与1-NPN的荧光光谱 | 第57-58页 |
| ·茶尺蠖EoblGOBP2的配基结合实验 | 第58-59页 |
| ·茶尺蠖触角电位测定 | 第59-60页 |
|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 ·茶尺蠖EoblGOBP2与 1-NPN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0页 |
| ·茶尺蠖EoblGOBP2蛋白的气味分子结合特性分析 | 第60-62页 |
| ·茶尺蠖触角对候选配基的EAG反应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6 吡虫啉与茶尺蠖EoblGOBP2蛋白的结合机理研究及其对EoblGOBP2蛋白功能的影响 | 第65-7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74页 |
| ·EoblGOBP2蛋白与吡虫啉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 ·猝灭机理分析 | 第67-69页 |
| ·作用力分析 | 第69页 |
| ·结合距离分析 | 第69-70页 |
|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第70页 |
|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 第70-72页 |
| ·分子对接 | 第72-73页 |
| ·吡虫啉影响EoblGOBP2功能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7 茶尺蠖触角的扫描电镜与EoblGOBP2的触角免疫电镜定位 | 第75-8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75页 |
| ·茶尺蠖触角的扫描电镜 | 第75页 |
| ·EoblGOBP2的触角免疫电镜定位 | 第75-77页 |
| ·结果分析 | 第77-82页 |
| ·茶尺蠖触角扫描电镜 | 第77页 |
| ·EoblGOBP2的触角免疫电镜定位 | 第77-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 ·全文总结 | 第83-85页 |
| ·课题展望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