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1 绪论 | 第15-27页 |
| ·前言 | 第15-17页 |
|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形态和生活史 | 第17页 |
| ·生境与分布 | 第17-18页 |
| ·入侵机制 | 第18-20页 |
| ·种子特性对植物入侵能力的影响 | 第20-24页 |
| ·植物营养生长特性对种子量的影响以及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20-21页 |
| ·花部特性与繁殖性状对种子数量与结实率的影响 | 第21页 |
|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种子非随机脱落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种子自身性状对沉降与扩散的影响 | 第22-24页 |
| ·前景展望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6页 |
| ·论文内容与课题来源 | 第26-27页 |
| 2 植物营养生长性状对种子量的影响以及种子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27-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 ·研究地概括 | 第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 ·植株营养生长期的观测 | 第29-33页 |
| ·实生苗与根茎苗产生不同种子数量的差异 | 第33页 |
| ·不同环境因素胁迫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 | 第33-37页 |
| ·实生苗与根茎苗产生的种子之间的萌发差异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40页 |
| 3 花部特性与繁殖性状对种子数量与结实率的影响 | 第40-4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 ·供试材料与测定时间 | 第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 ·花序开放动态与形态特征 | 第42页 |
| ·杂交指数 | 第42页 |
| ·花粉胚珠比 | 第42-43页 |
| ·花粉活力 | 第43页 |
| ·自交亲和性 | 第43-44页 |
| ·单花花期与种子成熟期 | 第44页 |
| ·访花昆虫 | 第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4 影响种子非随机脱落的因素研究 | 第46-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47-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种子脱落风速阈值 | 第48页 |
| ·不同风速水平下的种子脱落率的差异 | 第48-49页 |
| ·不同湍流强度下的种子脱落率 | 第49-50页 |
| ·不同湿度下种子的脱落率 | 第50页 |
| ·脱落种子的形态特征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5 种子自身性状对沉降与扩散的影响 | 第53-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 ·种子的采集 | 第53页 |
| ·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处理与统计 | 第54页 |
| ·结果 | 第54-61页 |
| ·不同开放阶段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不同开放阶段对种子性状与沉降速度的影响 | 第55-60页 |
| ·种子性状与沉降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页 |
| ·湿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4页 |
| ·研究总结 | 第62-63页 |
| ·课题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