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形态学论文--细胞骨架论文

微管正端示踪蛋白EB1的时空动态性与调控机制解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72页
   ·微管动力学与微管正端结合蛋白第12-24页
     ·微管骨架动力学概述第12-16页
     ·EB蛋白家族第16-19页
     ·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Protein)第19-22页
     ·有丝分裂着丝粒相关驱动蛋白MCAK第22-23页
     ·Clasp1/2与CLIP-170第23页
     ·小结第23-24页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第24-36页
     ·磷酸化修饰第24-28页
     ·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第28-36页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第36-52页
     ·细胞周期第36-39页
     ·细胞周期检验点第39页
     ·动点-微管连接第39-43页
     ·纺锤体定位与定向第43-47页
     ·非整倍体与染色体不稳定性第47-50页
     ·以细胞周期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第50-52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术及其应用第52-72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术的诞生第52-57页
     ·光敏定位显微术第57-65页
     ·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术第65-67页
     ·淬灭/闪烁辅助的超高分辨率显微术第67页
     ·结构照明显微术与非线性信号第67-70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术的应用举例第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2章 EB1的乙酰化修饰及其对有丝分裂的调控作用第72-121页
   ·引言第72-73页
   ·材料与方法第73-80页
     ·细胞培养第73页
     ·质粒构建第73-74页
     ·siRNA转染第74页
     ·抑制剂第74页
     ·抗体第74-75页
     ·重组蛋白第75页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第75-76页
     ·Pull-Down实验第76页
     ·体外乙酰化实验第76页
     ·序列比对第76页
     ·蛋白结构分析及展示第76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光谱学第76-77页
     ·核磁共振实验第77页
     ·免疫荧光显微术第77-78页
     ·活细胞成像第78页
     ·动点位置分析第78页
     ·体外微管沉淀实验第78-80页
   ·结果第80-120页
     ·EB1为PCAF的乙酰化底物第80-83页
     ·EB1K220为EB1与其他+TIPs结合所必需第83-86页
     ·K220对EB1 C端疏水小窝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第86-93页
     ·EB1 K220位在有丝分裂期发生乙酰化修饰第93-98页
     ·持续的K220乙酰化激活Mad2依赖的有丝分裂检验点第98-101页
     ·EB1 K220乙酰化及其功能小结第101-103页
     ·EB1 K66位乙酰化修饰第103-105页
     ·K66与K220乙酰化的时空动态性差异第105-107页
     ·K66乙酰化不影响有丝分裂进程第107-109页
     ·3D活细胞实验检测K66乙酰化对纺锤体定位的影响第109-111页
     ·EB1 K66位乙酰化对细胞定向的影响第111-113页
     ·EB1 K66乙酰化影响其微管正端示踪性能第113页
     ·EB1的微管结合强度受到66位乙酰化影响第113-117页
     ·EB1 K66位乙酰化影响星体微管稳定性第117-120页
   ·总结第120-121页
第3章 超高分辨率成像揭示EB1在微管正端的精细定位第121-146页
   ·引言第121-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122-125页
     ·质粒构建与小分子化合物第122页
     ·突变体构建第122页
     ·蛋白表达纯化以及非变性凝胶电泳第122-123页
     ·细胞培养第123页
     ·免疫荧光成像第123页
     ·免疫印迹第123页
     ·蛋白质结构模拟第123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光谱第123页
     ·宽场荧光成像第123-124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PALM)第124页
     ·数据统计第124页
     ·序列比对第124-125页
   ·结果第125-143页
     ·可激发型荧光互补系统(PACF)的构建第125页
     ·固定细胞中EB1-PACF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第125-126页
     ·活细胞中EB1-PACF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第126-134页
     ·超高分辨率成像显示迁移细胞中的EB1-PACF具有不同的定位类型第134-137页
     ·EB1柔性linker区域中K/R对其微管正端示踪性至关重要第137-143页
   ·总结与展望第143-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59-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肠杆菌二肽转运蛋白YbgH结构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利用19F位点特异性标记和19F核磁共振方法的原位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