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初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少数民族聚居区小学“撤点并校”问题研究--基于湖南省S苗族自治县的调查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依据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概念界定第11-12页
  (一) 少数民族聚居区第11页
  (二) 撤点并校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国外的研究第12-13页
  (二) 国内的研究第13-14页
 四、 研究设计第14-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 研究难点第15页
  (三) 理论基础第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撤点并校”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与政策第17-24页
 一、 “撤点并校”的背景分析第17-18页
  (一) 社会发展的背景第17页
  (二) 教育改革的背景第17-18页
 二、 “撤点并校”的理论依据第18-19页
  (一) 教育公平理论第18-19页
  (二) 规模效益理论第19页
 三、 “撤点并校”的相关政策第19-24页
  (一) 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第19-22页
  (二) 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第22-24页
第三章 少数民族聚居区“撤点并校”存在的问题第24-33页
 一、 选择 S 苗族自治县进行田野考察与个案研究的原因第24-25页
  (一) 为什么选择 S 苗族自治县第24页
  (二) S 苗族自治县概况第24-25页
 二、 S 苗族自治县“撤点并校”的发展历程第25-28页
  (一) “十五”期间(2001-2005)第26页
  (二) “十一五”期间(2006-2010)第26-27页
  (三) “十二五”期间(2011-2015)第27-28页
 三、 S 苗族自治县“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第28-33页
  (一) 村小学大部分被撤并第28-29页
  (二) 乡中心小学面临的挑战第29-33页
第四章 少数民族聚居区“撤点并校”相关问题的理性反思第33-37页
 一、 “撤点并校”出现“一刀切”的原因分析第33-34页
  (一) 缺乏科学论证第33页
  (二) 缺乏合理标准第33-34页
  (三) 缺乏后续评估第34页
 二、 “撤点并校”的得失分析第34-37页
  (一) 就近入学是否实现第35页
  (二) 办学条件是否改善第35-36页
  (三) 教育质量是否提高第36-37页
第五章 少数民族聚居区“撤点并校”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第37-41页
 一、 实办村小学,慎办中心校第37-38页
  (一) 实办村小学第37页
  (二) 慎办中心校第37-38页
 二、 切实办好村小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第38-41页
  (一) 村小学需政府精准扶贫第38页
  (二) 改善村小学办学条件第38-39页
  (三) 提高村小学教师待遇第39页
  (四) 引导村民们尊师重教第39-41页
第六章 小结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土名人资源运用于小学教育的案例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D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以J省J市L区A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