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萤火虫同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本论文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课题来源第10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0-13页
   ·无线传感器网路时间同步技术研究概况第13-25页
     ·集中式时间同步协议第13-17页
     ·分布式网络时间同步第17-25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方式第25-28页
第二章 同步模型的建立第28-52页
   ·模型总体概述第28-30页
     ·建模工具介绍第28页
     ·模型层次化机构第28-30页
   ·网络模型的建立第30-38页
     ·总体架构第30-31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31-36页
     ·节点间通信过程以及报文发送延时研究第36-38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8-49页
     ·传统模型的仿真研究第38-45页
     ·数学模型的优化第45-47页
     ·利用 Simulink 建立数学模型第47-49页
   ·测试终端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基于耦合延迟的同步机制研究第52-68页
   ·基于权重的 RFA 机制第52-59页
     ·机制引入的目的意义第52页
     ·WRFA 机制描述第52-53页
     ·验证仿真第53-59页
   ·可变耦合强度机制第59-63页
     ·机制引入的目的和意义第59-61页
     ·机制描述与仿真验证第61-63页
   ·应对耦合延迟突变的措施第63-64页
   ·综合仿真验证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四章 硬件搭建与验证技术研究第68-86页
   ·硬件验证技术研究第68-70页
   ·硬件验证平台第70-80页
     ·硬件综合描述第70-71页
     ·GPS 模块第71-73页
     ·数据处理模块第73-78页
     ·控制与无线通讯模块第78-80页
   ·硬件平台初步验证第80-84页
     ·串口-数据采集卡-工控机验证第80-82页
     ·户外 GPS 实验第82-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性调频引信信号的分选和识别
下一篇:左手材料天线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