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4页 |
| ·国内工伤先行支付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 ·境外工伤先行支付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 2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福利体制理论 | 第17页 |
| ·公民权利的理论 | 第17-18页 |
| ·国家责任的理论 | 第18-19页 |
| ·工伤保险无责任赔偿原则理论 | 第19页 |
| ·博弈论理论 | 第19-20页 |
| 3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案例分析 | 第20-31页 |
| ·背景信息 | 第20-21页 |
| ·资金方面 | 第20-21页 |
| ·收支方面 | 第21页 |
| ·案件与处理流程简述 | 第21-24页 |
| ·案例透露出的问题 | 第24-26页 |
|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经办流程过长 | 第24页 |
| ·先行支付业务尺度很难精准 | 第24-25页 |
| ·工伤保险追偿无力,工伤保险安全堪忧 | 第25-26页 |
| ·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 ·工伤保险基金模式 | 第26-27页 |
|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弱势 | 第27-29页 |
|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存在大量风险 | 第29-31页 |
| 4 境外地区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 ·德国 | 第31-32页 |
| ·英国 | 第32页 |
| ·台湾地区 | 第32-33页 |
| 5 完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建议 | 第33-37页 |
| ·降低制度风险 | 第33-34页 |
| ·提升用工单位工伤参保率,实现公民权利,履行国家责任 | 第33页 |
| ·取消“第三人不支付”的前提条件,落实无责任赔偿原则 | 第33-34页 |
| ·完善追偿机制,占据博弈主动 | 第34页 |
| ·尽可能缩短工伤认证流程 | 第34-35页 |
| ·构建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监督与惩罚机制 | 第35页 |
| ·完善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制度 | 第35-36页 |
| ·建立独立的工伤先行支付基金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