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建设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导论第12-32页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的提出第12-19页
 二、范围的界定及文献综述第19-26页
 三、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框架第26-28页
 四、研究方法第28-31页
 五、研究目的、重点、难点第31-32页
第一章 现代大学章程本体研究第32-76页
 第一节 现代大学章程的内涵第32-46页
  一、“现代”的意蕴及现代大学的特征第32-34页
  二、现代大学章程的内涵第34-46页
 第二节 大学章程内容及结构第46-60页
  一、国内大学章程的内容与结构—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第46-53页
  二、国外大学章程内容及结构—以密歇根大学学校董事会章程为例第53-59页
  三、比较结论第59-60页
 第三节 大学章程制定的主体及程序第60-67页
  一、大学章程制定主体探讨第60-61页
  二、国外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历史考察第61-62页
  三、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第62-64页
  四、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制定程序第64-67页
 第四节 大学章程效力及效力背后的支撑点第67-72页
  一、大学章程的效力第67-69页
  二、大学章程效力背后的支撑点—基本原则第69-72页
 第五节 问题聚焦:大学章程的制定何以才不沦为一种形式?第72-76页
  一、建立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监督组织第73-74页
  二、建立章程制定的组织监督机制第74页
  三、建立章程民主监督的保护和激励机制第74-76页
第二章 大学章程的法理探析第76-90页
 第一节 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第76-83页
  一、行政法性第76-78页
  二、契约性第78-80页
  三、自治法性第80-83页
 第二节 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第83-85页
  一、大学章程是连接大学内外制度的桥梁和纽带第83页
  二、大学章程在大学内部具有至高无上的“宪法”地位第83-84页
  三、大学章程使社会参与高校管理合法化第84-85页
 第三节 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第85-87页
  一、内部效力第85页
  二、外部效力第85-86页
  三、获得法律效力的途径第86-87页
 第四节:问题聚焦:我国现代大学的法律地位与章程法律性质探索第87-90页
  一、大学法人治理的变革第87-88页
  二、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其章程的法律属性第88-90页
第三章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理念选择第90-106页
 第一节 理性追求是大学章程建设的方向第90-92页
 第二节 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是章程建设的本质内容第92-97页
  一、大学的独立自主、自治第92-94页
  二、大学组织的学术自由第94-97页
 第三节 在尊重学术自治自由的前提下履行社会责任是大学章程建设的时代需求第97-103页
  一、社会责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冲突第97-98页
  二、在尊重学术自治自由的前提下履行社会责任是章程建设的时代需求第98-103页
 第四节 聚焦热点:现代大学章程建设应为学术理性保驾护航第103-106页
第四章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06-136页
 第一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渊源与发展历程—基于历史视角第106-120页
  一、我国大学章程的渊源第106-107页
  二、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发展历程第107-120页
 第二节 我国大学章程问题—基于开放性访谈调查第120-127页
  一、大学章程建设未在师生引起广泛影响第120-121页
  二、很多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单一和模糊第121页
  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对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和效力缺乏明晰的规定第121-122页
  四、大学章程未对董事会规定或者“形似”国外大学董事会却无实质性的董事会功能第122-123页
  五、大学章程的文本要素构成鲜有创新和体现本校特色第123-124页
  六、大学章程的内容较笼统,并且存在着高度雷同现象第124-125页
  七、大学章程忽视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第125-126页
  八、大学章程缺乏对大学与举办者、社会及大学之间、大学与师生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定第126页
  九、大多数大学章程存在着“执行不力”等问题第126-127页
 第三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27-133页
  一、大学章程缺失的外部原因第128-130页
  二、大学章程缺失的内部原因第130-133页
 第四节 问题聚焦:大学章程何以“执行不力”?第133-136页
第五章 国外大学章程经验借鉴第136-156页
 第一节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章程文本要素分析及借鉴第136-146页
  一、中、美两国大学章程的要素构成第137-139页
  二、伊利诺伊大学章程特点分析第139-146页
 第二节 比较与借鉴:伊利诺伊大学章程对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第146-151页
  一、我国大学章程对其管理体制构建应体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对平衡第146-148页
  二、大学章程的组织结构中要体现学系的核心作用第148页
  三、章程应重视评议会或教授会制的规定第148-150页
  四、学校章程制定的程序应注重规范、正义第150-151页
 第三节 热点聚焦:伊利诺伊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较量——校长迈克尔·霍根被迫辞职风波第151-156页
第六章 建设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政策建议及基本框架设计第156-180页
 第一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建设背景分析第157-161页
  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促使大学章程的制定第157-158页
  二、《教育规划纲要》为大学章程建设指明了方向第158页
  三、时代的变化对大学章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第158-161页
 第二节 建设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的政策建议第161-164页
  一、确保大学全体利益相关人对现代大学章程建设的参与权与表达权第161-162页
  二、现代大学章程的制定应提交大学所在或者所属人大会议讨论通过第162页
  三、建立适应本土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制度第162-163页
  四、创新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章程第163页
  五、推动大学章程的实施第163页
  六、设立大学章程建设的监督机制第163-164页
 第三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组织管理体制的新构架第164-168页
  一、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解读第165-166页
  二、大学章程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效隔离的管理体制框架模型设计第166-168页
 第四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内容的基本构架第168-172页
  一、规定大学内外关系及章程制定、修订程序第168-169页
  二、阐述大学使命和宗旨第169-170页
  三、规定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第170-172页
  四、记载大学其他客观事项第172页
 第五节 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合法性的实现第172-176页
  一、须明确规定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及其与社会、政府、职工、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73-174页
  二、大学章程须以举办者和师生为本第174-175页
  三、大学章程须使董事会或者评议会的管理体制合法化、规范化第175-176页
 第六节 展望:我国现代大学章程建设何以成为经典之作?第176-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0页
附录第190-204页
后记第204-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
下一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