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第15-18页 |
·智能交通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智能交通系统的分类 | 第15-16页 |
·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体系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渝中区交通现状分析 | 第18-34页 |
·路网及交通组织现状 | 第18-20页 |
·路网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交通运营系统 | 第19-20页 |
·交通量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交通流量分布特征 | 第20-25页 |
·交通流量分析评价 | 第25-31页 |
·交通瓶颈分析 | 第31-34页 |
·拥堵原因解析 | 第31-32页 |
·措施及建议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渝中区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 第34-38页 |
·总体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35-36页 |
·网络框架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渝中区智能交通管理控制中心(集成平台)设计 | 第38-42页 |
·中心概述与特点 | 第38页 |
·集成平台的系统功能结构 | 第38-39页 |
·系统硬件构成设计 | 第39-42页 |
第六章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评价及预警方案设计 | 第42-50页 |
·基础交通信息采集设计 | 第42-44页 |
·渝中区车交通信息采集方式 | 第42-43页 |
·单兵视频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独立) | 第43-44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44页 |
·检测器的布设方案 | 第44-45页 |
·布设目的划分 | 第44-45页 |
·布设点分布 | 第45页 |
·道路交通状态评价 | 第45-50页 |
·道路交通拥堵评价和状态判别总体流程 | 第45-46页 |
·实时交通流信息的预处理 | 第46-47页 |
·交通状态参数的估计和预测 | 第47页 |
·路段交通拥堵评价体系 | 第47-50页 |
第七章 交通诱导系统方案设计 | 第50-56页 |
·交通诱导系统 | 第50-51页 |
·VMS情报板的布设 | 第51-55页 |
·停车诱导设计 | 第55-56页 |
第八章 通信系统及供配电设计 | 第56-59页 |
·与外场设备的通信方式 | 第56-57页 |
·外场设备供电和防雷设计 | 第57-59页 |
第九章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第59-74页 |
·集成应用功能 | 第59页 |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 第59-61页 |
·交通诱导功能 | 第61-64页 |
·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功能 | 第64-66页 |
·电子巡逻功能 | 第66-67页 |
·重点车管理功能 | 第67页 |
·事故分析与预防功能 | 第67-68页 |
·勤务管理 | 第68-69页 |
·交通预案管理功能 | 第69-70页 |
·综合查询与统计分析 | 第70-71页 |
·设施设备管理 | 第71-72页 |
·GIS集成平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关联应用需求 | 第72-73页 |
·动态实时路况信息的web发布功能 | 第73-74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