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遥感论文

基于遥感的舟山群岛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8-21页
     ·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第18页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第21-27页
   ·研究区概况第21-24页
   ·数据集介绍第24-25页
   ·数据预处理第25-27页
第三章 海岛不透水面动态监测及分析第27-46页
   ·引言第27-28页
   ·不透水面介绍第28-32页
     ·不透水面概念第28-29页
     ·不透水面遥感估算第29-32页
   ·海岛不透水面提取第32-35页
     ·不透水面计算第32页
     ·建成区像元提取第32-33页
     ·植被覆盖度计算第33-34页
     ·噪声剔除第34页
     ·精度评价第34-35页
   ·不透水面变化监测结果第35-42页
     ·不透水面分布第35-37页
     ·不透水面积及变化率第37-39页
     ·不透水面与土地类型转换第39-40页
     ·不同时期新增不透水面的时空分布第40-42页
   ·不透水面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第42-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人为活动影响下海岛岸线变化分析第46-70页
   ·引言第46-47页
   ·数据与方法第47-54页
     ·数据介绍第48页
     ·数据预处理第48-49页
     ·海岛岸线解译第49-50页
     ·海岛岸线变化率计算第50-52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52-54页
   ·海岛岸线变化评价第54-62页
     ·海岛面积及岛岸线长度第54-57页
     ·海岛岸线变化率第57-60页
     ·海岸使用类型变化第60-62页
   ·驱动因子分析第62-68页
     ·岸线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62页
     ·2003-2011年岸线快速向海扩张的驱动力初步分析第62-65页
     ·海岸使用格局分析第65-66页
     ·海岸使用类型破碎度分析第66-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海岛生态环境恢复力评价第70-98页
   ·引言第70-71页
   ·生态环境恢复力影响因素第71-76页
     ·自然环境恢复力影响因素第72-74页
       ·地形第72页
       ·海岛面积第72-74页
       ·淡水资源第74页
       ·植被第74页
       ·滩涂第74页
     ·社会发展恢复力影响因素第74-76页
       ·人口密度第74-75页
       ·功能区域比例第75-76页
   ·舟山海岛生态环境恢复力评价方法第76-89页
     ·恢复力评价指数的建立第76页
     ·评价指标归一化第76-87页
       ·归一化分级划分方法第79-80页
       ·恢复力评价指标分级第80-87页
     ·评价指标权重第87-89页
       ·权重确定方法第87-88页
       ·恢复力指标权重确定第88-89页
   ·舟山海岛生态环境恢复力评价第89-96页
     ·各海岛在不同时期的恢复力第91-94页
     ·整个研究区在不同时期的恢复力第94-95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95-96页
   ·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2页
   ·论文结论第98-100页
   ·论文创新点第100页
   ·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录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气溶胶遥感的中国陆地大气PM2.5浓度估算
下一篇:中波红外与可见光遥感图像匹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