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溶胶遥感的中国陆地大气PM2.5浓度估算
论文创新点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1 绪论 | 第15-3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34页 |
·全球气溶胶研究趋势 | 第17-24页 |
·气溶胶光学特性遥感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PM2.5遥感估算的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3-34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34-38页 |
·研究目标 | 第3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4-3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研究技术难点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2 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的地面验证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39-43页 |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 | 第39-40页 |
·AERONET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 | 第40-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MODIS与AERONET AOD的统计对比 | 第43-47页 |
·MODIS反演AOD偏差来源分析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第48-59页 |
·引言 | 第48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48-51页 |
·PM2.5地面监测数据 | 第48-50页 |
·MODIS AOD卫星反演数据 | 第50页 |
·数据的时空匹配 | 第50-51页 |
·研究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PM2.5与AOD空间分布特征对比 | 第51-54页 |
·PM2.5与AOD季节变化特征对比 | 第54-56页 |
·PM2.5与AOD的城市特征对比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的相关性研究 | 第59-71页 |
·引言 | 第59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59-62页 |
·研究数据 | 第59页 |
·站点相关性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59页 |
·相关系数的空间插值方法 | 第59-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站点PM2.5与AOD相关性水平 | 第62-63页 |
·全国PM2.5与AOD相关性分布 | 第63-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卫星遥感PM2.5的修正回归模型研究 | 第71-81页 |
·引言 | 第71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71-76页 |
·MODIS AOD 数据 | 第71-72页 |
·地面数据 | 第72-73页 |
·气象数据 | 第73页 |
·气溶胶吸湿性增长因子的计算 | 第73-74页 |
·建模方法 | 第74-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PM2.5与AOD的时间序列比较 | 第76-77页 |
·修正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 | 第77-79页 |
·PM2.5预测效果评价结果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卫星遥感估算PM2.5的站点复合模型研究 | 第81-103页 |
·引言 | 第81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81-87页 |
·PM2.5和AOD数据 | 第81-82页 |
·气象因子数据 | 第82-84页 |
·PM2.5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 第84页 |
·建模流程 | 第84-86页 |
·模型精度评估方法 | 第86-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2页 |
·气象因子与PM2.5的相关性结果 | 第87-94页 |
·站点复合模型精度评估结果 | 第94-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7 卫星遥感估算PM2.5的区域复合模型研究 | 第103-126页 |
·引言 | 第103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03-108页 |
·研究数据 | 第103-104页 |
·区域模型构建方法 | 第104-107页 |
·区域模型拟合精度评估 | 第107-108页 |
·区域模型预测效果评估 | 第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24页 |
·模型分区与精度评估结果 | 第108-115页 |
·模型预测效果评估结果 | 第115-121页 |
·PM2.5预测浓度分布 | 第121-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26-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50页 |
附录 | 第150-163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