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验证研究 | 第19-24页 |
·持“促进论”观点 | 第19-21页 |
·持“折中论”观点 | 第21-23页 |
·持“抑制论”观点 | 第23-24页 |
·技术创新中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机制 | 第24-25页 |
·研究总结 | 第25-26页 |
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FDI引入 | 第26-42页 |
·高技术产业及其界定 | 第26-28页 |
·国际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 第26-27页 |
·中国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 第27-28页 |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 | 第28-37页 |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 第28-33页 |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33-35页 |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35-37页 |
·技术创新与FDI的联系 | 第37-42页 |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现的条件 | 第37-39页 |
·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FDI现状 | 第39-41页 |
·技术创新与FDI的联系 | 第41-42页 |
4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FDI技术溢出效应 | 第42-52页 |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路径 | 第42-46页 |
·示范效应 | 第43-44页 |
·关联效应 | 第44页 |
·培训及人员流动效应 | 第44-45页 |
·出口效应 | 第45-46页 |
·竞争效应 | 第46页 |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约束条件 | 第46-51页 |
·投资方 | 第46-47页 |
·FDI进入的方式 | 第47-48页 |
·技术吸收方 | 第48-50页 |
·政府 | 第50-51页 |
·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机制 | 第51-52页 |
5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综合影响力的实证分析 | 第52-60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2-54页 |
·研究对象 | 第52-53页 |
·数据的来源及选择 | 第53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53-54页 |
·模型的设立及实证检验方法 | 第54-56页 |
·变量指标选择 | 第54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54-56页 |
·计量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模型的估计 | 第56-57页 |
·估计结果的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6 政策建议及展望 | 第60-66页 |
·优化吸收FDI的政策和措施 | 第60-63页 |
·优化吸收FDI的政策 | 第60-62页 |
·优化吸收FDI的措施 | 第62-63页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和措施 | 第63-65页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 | 第63页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 第63-65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