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一、 城市危机管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一) 城市危机管理的起源 | 第15-17页 |
(二) 城市危机管理含义及特点 | 第17-19页 |
1. 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界定 | 第17-18页 |
2. 城市危机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 系统性理论 | 第19-20页 |
2. 鲁棒性评价理论 | 第20页 |
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4.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二、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3-31页 |
(一) 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 第23-24页 |
1. 政府人员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 第23页 |
2. 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 第23-24页 |
(二) 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4-26页 |
1. 法律制度制定不够完备 | 第25页 |
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到位 | 第25-26页 |
(三) 危机信息沟通不畅 | 第26-27页 |
1.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 第26页 |
2. 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 第26-27页 |
(四) 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 第27-28页 |
1. 城市危机管理系统资金投入不够 | 第27页 |
2. 城市危机管理宣传资金投入不够 | 第27-28页 |
(五) 城市危机评价机制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1. 城市危机评价机构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2. 城市危机评价不及时 | 第29页 |
(六)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三、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6页 |
(一)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范例 | 第31-34页 |
1. 美国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洛杉矶市为例 | 第31-32页 |
2. 俄罗斯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莫斯科市为例 | 第32-33页 |
3. 英国城市危机管理分析一以伦敦市为例 | 第33-34页 |
(二) 国外城市危机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5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四、 完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 | 第36-45页 |
(一) 提高城市危机管理的参与意识 | 第36-38页 |
1. 提高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 | 第36-37页 |
2. 提高公众的危机参与意识 | 第37-38页 |
(二) 健全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8-40页 |
1.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 第39页 |
2. 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单独立法 | 第39-40页 |
(三) 加强城市危机的信息沟通能力 | 第40-42页 |
1.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加强 | 第40-41页 |
2. 改善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 | 第41-42页 |
(四) 增加城市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 | 第42-43页 |
1. 扩大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来源 | 第42页 |
2. 加大危机管理宣传投入 | 第42-43页 |
(五) 完善城市危机管理评价机制 | 第43-44页 |
1.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 第43-44页 |
2. 提高危机评价机制的及时性 | 第44页 |
(六)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