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租赁住房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 福利国家理论 | 第14-15页 |
(二) 国家干预理论 | 第15页 |
(三) 限额交易理论 | 第15-17页 |
二、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建立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 第17-22页 |
(一)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1. 廉租房 | 第17-18页 |
2. 经济适用房 | 第18-19页 |
(二)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建立背景 | 第19-20页 |
(三) 我国公共租赁房制度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 适用对象 | 第20页 |
2. 制度性质 | 第20页 |
3. 制度作用 | 第20-22页 |
三、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现存问题 | 第22-28页 |
(一) 公共租赁住房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 第22页 |
(二)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难确定 | 第22-23页 |
(三)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建设不成熟 | 第23-24页 |
(四) 政府公平缺失 | 第24-25页 |
(五) 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六) 相关法律不健全和专门机构管理不到位 | 第26-28页 |
四、 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一) 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 | 第28-30页 |
1. 美国的保障经验 | 第28-29页 |
2. 日本的保障经验 | 第29-30页 |
3. 新加坡的保障经验 | 第30页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1. 政府的作用 | 第30-31页 |
2. 合理的住房设计 | 第31页 |
3. 设定动态收入上限 | 第31页 |
4. 相关法律支持 | 第31-32页 |
五、 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 第32-39页 |
(一) 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供给 | 第32-34页 |
(二) 健全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三) 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公平性建设 | 第35-36页 |
(四) 加大住房保障监管力度 | 第36-37页 |
(五)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