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妇女问题论文

朱迪斯·巴特勒女性主义与李银河女性主义的比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缘起第8-9页
  一、选题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缘起第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0页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0-12页
  一、主要内容第10-11页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一章 朱迪斯·巴特勒女性主义理论第12-18页
 第一节 历史背景第12-14页
  一、颠覆父权制第12-13页
  二、尊重多样性的社会第13页
  三、注重社会平等第13-14页
 第二节 朱迪斯·巴特勒女性主义的内涵及发展第14-18页
  一、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思潮第14-16页
  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第16-17页
  三、理论内涵第17-18页
第二章 李银河女性主义理论第18-25页
 第一节 文化背景第18-19页
  一、时代背景第18-19页
  二、思潮背景第19页
 第二节 李银河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19-25页
  一、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第19-20页
  二、在中国文化中融合与发展第20-23页
  三、李银河女性主义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两种女性主义的异同第25-36页
 第一节 二者的相同点第25-27页
  一、理论渊源相同第25-26页
  二、立足性别分析第26-27页
 第二节 二者的差异第27-36页
  一、历史背景不同第27-30页
  二、经历不同第30-31页
  三、大众文化不同第31-32页
  四、理论发展不同第32-36页
第四章 对女性主义与中国当代性别问题的思考第36-43页
 第一节 中国现实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第36-39页
  一、女性接受教育的问题第37页
  二、性别歧视的问题第37页
  三、劳动权益的不平等问题第37页
  四、职业女性的社会角色第37-38页
  五、女性职场选择公平问题第38-39页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启示第39-43页
  一、唤醒意识,增强女性权利第40页
  二、强化理论,树立男女平等观念第40-41页
  三、夯实成果,拓宽女性参与渠道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慈善文化及其对构建当代慈善文化的启示
下一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