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丛刊本《酉阳杂俎》俗字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绪论 | 第9-13页 |
1 俗字的定义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俗字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酉阳杂俎》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5 论文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二 四部丛刊本《酉阳杂俎》俗字形体特点研究 | 第13-21页 |
1 笔画删省 | 第13-14页 |
·省点 | 第13页 |
·省撇 | 第13-14页 |
·省横 | 第14页 |
2 笔画增加 | 第14-16页 |
·增点 | 第14-15页 |
·增撇 | 第15页 |
·增横 | 第15页 |
·增竖 | 第15-16页 |
3 移位 | 第16-17页 |
·移动笔画位置 | 第16页 |
·移动部件位置 | 第16-17页 |
4 笔画延伸 | 第17页 |
5 笔画缩短 | 第17-18页 |
6 笔画连接 | 第18页 |
7 笔画中断 | 第18页 |
8 变形 | 第18-19页 |
9 综合改变 | 第19-21页 |
三 四部丛刊本《酉阳杂俎》俗字成因研究 | 第21-43页 |
1 形近混用 | 第21-25页 |
2 据古形 | 第25-35页 |
3 为书写便利及美观而变形 | 第35-39页 |
4 随意改写 | 第39-43页 |
四 四部丛刊本《酉阳杂俎》与《汉语大字典》的编修 | 第43-61页 |
1 失收俗字 | 第43-47页 |
2 补充书证 | 第47-51页 |
3 提前书证 | 第51-53页 |
4 辨析错误 | 第53-61页 |
五、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