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蜂窝式梁—柱钢框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4页
   ·钢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第14-16页
   ·整体结构稳定的分析第16-18页
     ·稳定性的概念第16页
     ·失稳的分类第16-17页
     ·稳定性分析第17页
     ·整体稳定性分析分类第17-18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8-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2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2-23页
     ·问题的提出第22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2-23页
   ·主要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蜂窝式钢框架有限元分析模型第25-35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的相关知识第25-27页
     ·有限元软件ANSYS10.0介绍第25-26页
     ·ANSYS10.0中Shell单元介绍第26-27页
     ·材料属性第27页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27-28页
     ·基本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边界条件和加载制度第28页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28-33页
     ·破坏形式对比第29-30页
     ·滞回曲线对比第30-31页
     ·骨架曲线对比第31页
     ·延性对比第31页
     ·刚度退化曲线对比第31-32页
     ·耗能能力对比第32-33页
   ·本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页
     ·边界条件和加载制度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第35-55页
   ·钢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第35-36页
     ·计算长度法第35页
     ·高等分析法第35-36页
   ·框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第36-37页
   ·蜂窝构件等效刚度推导第37-42页
     ·蜂窝梁抗弯刚度第37页
     ·蜂窝柱等效抗侧移刚度第37-42页
   ·精炼塑性铰法在蜂窝梁-柱框架上的应用第42-52页
     ·等效惯性矩折减系数第42-44页
     ·稳定函数的推导第44-46页
     ·计算单元第46-48页
     ·截面发展塑性后单元刚度矩阵的修改第48-51页
     ·残余应力的影响第51-52页
   ·算例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蜂窝式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55-73页
   ·弹塑性分析分类第55页
   ·时程分析第55-58页
   ·地震波作用下蜂窝柱抗剪性能分析第58-64页
     ·建立模型第59页
     ·选取地震波第59页
     ·地震波的输入第59-61页
     ·结果分析第61-64页
   ·蜂窝柱开孔个数研究第64-70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4-65页
     ·地震波的输入第65页
     ·基本模型与边界条件第65-66页
     ·结果分析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保护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朝阳市大小凌河流域为例
下一篇:步行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楼板舒适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