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

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图表清单第11-16页
注释表第16-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33页
   ·引言第23页
   ·倾转旋翼机概述第23-26页
   ·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研究概况第26-31页
     ·飞行动力学建模第26-27页
     ·飞行控制技术第27-30页
     ·捷联惯性导航技术第30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30-31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第33-69页
   ·引言第33页
   ·飞行动力学模型第33-45页
     ·坐标系定义第33-36页
     ·旋翼气动力模型第36-40页
     ·机翼气动力模型第40-43页
     ·机身/短舱气动力模型第43-44页
     ·平尾/垂尾气动力模型第44-45页
   ·机体六自由度动力学方程第45-47页
     ·姿态角微分方程第46页
     ·速度微分方程第46-47页
     ·角速率微分方程第47页
   ·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分析第47-51页
     ·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第47-48页
     ·配平结果分析第48-51页
   ·非线性操纵响应第51-59页
     ·直升机模式操纵响应第51-52页
     ·倾转过渡模式操纵响应第52-55页
     ·飞机模式操纵响应第55-56页
     ·操纵响应结果分析第56-57页
     ·倾转过渡模式动态操纵响应第57-58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操纵特点第58-59页
   ·模型吹风试验与验证第59-65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59-60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0-63页
     ·模型验证第63-65页
   ·飞行动力学模型综合第65-68页
     ·线性模型第65页
     ·模型综合结构第65-66页
     ·模型子集第66-67页
     ·模型判决第67页
     ·模型综合数值仿真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三章 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律设计第69-102页
   ·引言第69页
   ·飞行控制律结构与操纵策略第69-73页
     ·飞行控制律结构第69-71页
     ·操纵策略第71-73页
   ·基于内外回路的显模型控制律设计第73-84页
     ·显模型控制律结构设计第73-74页
     ·显模型设计第74-75页
     ·显模型解耦控制器设计第75-76页
     ·显模型控制律仿真第76-82页
     ·显模型控制律鲁棒性分析第82-84页
   ·鲁棒控制分析第84-86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系统不确定性第84-85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系统稳定性分析第85-86页
   ·H 回路成形控制律综合第86-88页
     ·回路成形第86-87页
     ·鲁棒镇定第87-88页
     ·控制器综合第88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 H_ ∞回路成形数值仿真第88-98页
     ·倾转过渡模式初期设计第89-92页
     ·倾转过渡模式中期设计第92-94页
     ·飞机模式设计第94-95页
     ·鲁棒性分析第95-98页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律研究第98-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四章 捷联导航系统滤波算法第102-132页
   ·引言第102页
   ·姿态矩阵表示方法与转换关系第102-106页
     ·欧拉角法第103页
     ·方向余弦矩阵法第103页
     ·四元数法第103-104页
     ·姿态矩阵转换关系第104-106页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第106-108页
     ·SINS 坐标系定义第106-107页
     ·传感器误差模型第107-108页
   ·持续加速飞行捷联导航子系统算法设计第108-119页
     ·姿态估计系统结构第108页
     ·姿态估计滤波算法设计第108-114页
     ·导航估计滤波算法设计第114-119页
   ·低速飞行捷联导航子系统算法设计第119-131页
     ·基于角速率积分滤波算法设计第119-125页
     ·速度滤波算法设计第125-126页
     ·位置滤波器算法设计第126-129页
     ·高度滤波器设计第129-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五章 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制第132-145页
   ·引言第132页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第132-133页
   ·机载嵌入式系统性能要求第133-134页
   ·控制系统硬件研制第134-138页
     ·飞行控制计算机第134-135页
     ·捷联航姿测量子系统第135-136页
     ·指令解码子系统第136页
     ·舵机驱动子系统第136-137页
     ·GPS 接收机子系统第137页
     ·数据链子系统第137-138页
     ·电源子系统第138页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第138-144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第138-140页
     ·机载飞行控制软件开发第140-141页
     ·地面测控系统软件开发第141-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第六章 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试验第145-159页
   ·引言第145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试验系统第145-147页
     ·试验系统组成第145-146页
     ·无人倾转旋翼机试验系统调试第146-147页
   ·地面试车试验第147-150页
   ·飞行试验第150-157页
     ·直升机模式悬停试验第151-154页
     ·全模式飞行试验第154-157页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59-161页
   ·工作总结第159-160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2-174页
附录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性能(PBL)的航空备件保障方法研究
下一篇:采用摆振柔软式旋翼的倾转旋翼机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