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城市道路交通流自组织运行机理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4页
   ·依托项目第16页
   ·研究背景第16-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研究现状第19-31页
     ·自组织理论的发展第19-21页
     ·自组织理论在交通流运行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自组织理论在交通流运行状态预测方面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自组织理论在交通流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第27-31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2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运行研究第34-46页
   ·自组织理论介绍第34-40页
     ·耗散结构理论第35-37页
     ·协同论第37-38页
     ·突变论第38-40页
   ·城市道路交通流运行特点第40-43页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构成第40-41页
     ·城市道路交通流运行特点第41-43页
   ·自组织理论在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运行研究中的适用性第43-44页
   ·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自组织运行主要概念第44-45页
     ·交通相第44-45页
     ·交通平衡态第45页
     ·涨落机制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自组织运行研究第46-66页
   ·快速路交通相研究第46-50页
     ·快速路交通参数模型第46-48页
     ·城市快速路交通相划分第48-50页
   ·城市道路路段交通相研究第50-60页
     ·城市道路路段交通二流性第50-53页
     ·城市路段交通密度与排队长度关系研究第53-58页
     ·城市道路路段交通相划分第58-59页
     ·城市路段交通相变诱因第59-60页
   ·涨落机制对交通相变的影响第60-65页
     ·涨落的热力学解释第60-61页
     ·交通流系统的涨落形式第61-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基于交通耗散结构的城市交通运行模拟研究第66-96页
   ·城市道路交通耗散结构分析第66-68页
   ·城市道路路段耗散结构模型第68-73页
     ·城市道路路段耗散结构模型思想第68-69页
     ·城市路段耗散模型第69-73页
   ·基于耗散结构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模拟模型第73-84页
     ·模型思想第73-74页
     ·模型假设第74-75页
     ·交通运行模拟模型建立第75-79页
     ·基于耗散结构的道路网络交通状态评价函数第79-82页
     ·道路网络耗散结构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第82-84页
   ·模型验证第84-95页
     ·实验路网选取第85-86页
     ·VISSIM 仿真第86-90页
     ·城市道路交通耗散结构模型模拟第90-93页
     ·数据对比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基于沙堆动力学的交通拥堵扩散研究第96-112页
   ·交通拥堵发生机理第96-99页
     ·城市路段排队过程第97-98页
     ·城市路段排队模型第98-99页
   ·沙堆动力学在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拥堵传播的适用性第99-102页
     ·沙堆动力学概述第100-101页
       ·道路网络交通拥堵扩散的沙堆动力学特性第101-102页
   ·基于沙堆动力学的交通拥堵扩散模型第102-104页
     ·模型思想第102页
     ·模型建立第102-104页
   ·实验验证第104-110页
     ·实验路网第104-105页
     ·实验设置第105页
     ·数据分析第105-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自组织特性的信号控制研究第112-136页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自组织特性的信号控制策略第112-113页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流自组织特性的交通控制流程第113-115页
   ·交叉口延误最小信号控制第115-121页
     ·信号控制交叉口延误计算第115-118页
     ·延误最小信号控制模型第118-120页
     ·模型求解第120-121页
   ·交叉口密度均衡信号控制第121-124页
     ·密度均衡控制模型第121-123页
     ·模型求解第123-124页
   ·实验验证第124-135页
     ·仿真设置第124-126页
     ·数据分析第126-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6-140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136-137页
   ·研究创新点第137-138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2页
作者简介、科研及其他成果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号交叉口两难区规避引导系统设计关键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基于出行者行为的动态交通分配建模与实现